持续多日高温蒸烤,电力负荷不断增加,北京电网昨天再创新高,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666万千瓦,同比去年最大负荷增加17%,这已是今年第7次刷新最大电力负荷纪录。连续用电大负荷的冲击,不仅考验电网的坚强,也考验城市运营管理能力。
电动动力技术是汽车的未来
石油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电力汽车零排放的优点越来越凸显出来。如雨后春笋般,电动汽车不断推出。
大众汽车的未来动力技术blue-e-motion电池系统是由以180个锂离子电池单元组成的30个电池模块组成,容量为26.5千瓦时。电池系统的安装要与车辆的构造相配合。应用在高尔夫汽车上的电机,最大功率为85KW,最大扭矩为270NM,凭借高尔夫电动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非常出色,风阻系数仅为0.295,最高时速可达135公里/小时。
其他汽车厂商也不甘落后,宝马的E-MINI等电动车也陆续出现。
为了响应国家对于“低碳”的号召,各地纷纷开建电动车充电站。据了解,目前上海已建成漕溪充电站,占地400平方米,设9个充电车位。北京、广东、浙江、吉林、湖北、陕西等多个省市,都分别规划试点建设多个大中型充电站,同时计划在供电营业网点、政府机关、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等区域的停车场建设交流充电桩。一片火热之中,看似电动汽车已经离我们不遥远了。
电动汽车离我们还很远
中国城市地域很大,电动汽车大多只有100多公里的续驶里程。如150公里的续航在北京转上半圈都不够;中国用户对汽车的要求也是全方位的,不说旅行,最起码从广州去深圳开个会的需求要能满足,但续航问题不解决,仅是抵达都成问题;另外,中国家庭居住密集,少数有私家车库,家庭充电基本上是不现实的。除非居住小区充电站得以普及,但这为时过早。
由于锂离子电池化学的特性,几十分钟内的快充往往只能充到电能的50%左右。如果试图实现在高速上行驶,意味着每隔一段距离便须进站充电。“还没有充几次电,电池就坏了。”在快充15分钟的条件下,电池受损非常严重。可以说,电池技术的不够成熟,将使充电站发展受相当程度的制约。
北京市即将在航天桥、马家楼、小营、四惠等地开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北京市质监局发布《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充电站》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本市充电站的分级、功能、构成、技术要求以及选址要求。
该标准根据动力蓄电池存储能量、充电服务能力将充电站分为四级。其中一级充电站的蓄电池存储能量不小于6800千瓦时,或单路配电容量不小于5000千伏安,每天可以为200台次以上大中型商用车,或500台次以上乘用车提供电池更换或充电服务。而四级充电站的蓄电池存储能量小于1700千瓦时,或单路配电容量小于1000千伏安,每天可以为40台次以下大中型商用车,或100台次以下乘用车提供电池更换或充电服务。
联想2010年7月30日北京电力负荷再创新高的的事实。试想储电池高达6800千瓦时的又将给北京的电力负荷增加多少负担。另外,中国目前主要是煤发电,不能实现在欧洲电动车的电源选择绿色能源的经验。电动汽车是否真的如炒作的那么环保还有待证实。
综上所述,充电站虽然空间广阔,但目前它更适合公共交通电动汽车运营,大规模私人电动车充放电的解决方案绝不是几个充电站能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