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鹿的奇招
来源:南京报业网-江苏商报 日期:2011-3-2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出口转内销大考
现实困境:
海外市场的优势显而易见:市场广阔、利润稍高,不用像在国内市场一样进行惨烈的拼杀。可如今,出口不行了,回过头来内销又怎么做?
2008年,在双鹿电池的大事记上不可忽略的一年。一向在出口市场活得风生水起的双鹿电池从2007年开始,感觉到了市场大环境的压力。金融危机、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国家政策的变化……双鹿把目光从海外市场转向了国内市场。
样本解读:
出口转内销,说说容易做起来难,这几乎是金融危机后众多外贸企业的共识。其实双鹿转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设立宁波双鹿经贸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国内市场销售是双鹿走出去的第一步。依托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100余个经营部、分公司逐步到位,办事处遍地开花。通过这种方式,双鹿得以快速渗透到每一个城市。
对于双鹿的内销策略来说,不缺市场,但缺营销。与搭建渠道构建同时进行的是包装的彻底变革。
双鹿首先将产品由原来的塑料纸壳外包装,换成了和占据国内碱性电池大半江山的洋品牌一样的铁壳外包装。接下来是如何撼动洋品牌在国内已经具备的知名度。依靠巨额的广告轰炸方式来塑造品牌并不是最佳选择。双鹿最后在电池上贴上了价值一分钱的“电话防伪码”。这招“偷袭”居然成功了,双鹿初步吸引了消费者的眼光。
为了强化品牌形象,双鹿实施了以“超越工程”命名的品牌形象策划工程。其中最大手笔的,自然是从2000年开始冠名“八一”男篮。
此后双鹿顺势从最初的吸引球迷参与过渡到以双鹿网站为平台,以零售终端、大卖场为主战场的营销大事件。全国250个直营卖场一次次被带动起来,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的卖场就此被双鹿拿下。应该说,市场的销售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10年,在碱性电池这片“红海”中,双鹿做到了20个亿。
上一篇: 铅晶电池 走向世界舞台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