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新加坡研制新型锂电池材料 可大幅提升电池容量
来源:全球电池网 日期:2013-11-6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日前,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下属材料与工程研究院的刘兆林(音译)与中国复旦大学的于艾水(音译)等研究人员,通过研制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极材料,增大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或将帮助电动汽车行驶得更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电化学通讯》。

据了解,锂离子电池通过使锂离子在电极两端来回穿梭实现充电与放电过程。例如,在充电时,锂离子从通常由锂钴氧化物制造的阳极材料上脱嵌,穿过隔膜和电解液,嵌入到阴极中。放电则以相反的过程进行。

在通常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阴极由充斥着微小孔隙的石墨材料制造。之前有研究发现,相比石墨材料,氧化铁材料能够让电池拥有更大的容量。但用氧化铁材料作为阴极的电池的充电过程十分缓慢,同时,这种材料在经历数次充放电循环之后,就会被锂离子破坏,进而影响电池容量。

而在最新的研究中,刘兆林和于艾水推测,相比氧化铁阴极,阴极由氧化铁纳米粒子制造的电池的充电过程或许将会快许多,因为这种纳米材料的孔隙十分合适锂离子嵌入。并且,这些孔隙还能够随着锂离子嵌入而作出相应的改变。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研究人员通过在水中加热硝酸铁,得到了大小为5纳米的氧化铁粒子,也就是α-fe2o3。然后,他们将这些粒子与炭黑粉末相混合,利用聚偏二氟乙烯加以固定,将这一混合物覆盖在铜箔上面,最终制成电池阴极。

实验表明,在第一轮充放电过程中,使用新型阴极电池的转化效率为传统电池的75%~78%,但是,经过几轮充放电,新型电池的效率达到了传统电池的98%。

对此,研究人员表示,电池的效率之所以会逐渐提高,是因为在前几轮的充放电过程中,氧化铁纳米粒子被分解到合适的尺寸。而98%这一数据则表明,新型电池已经十分接近目前商用锂电池的水平。

此后的实验表明,大约在230次循环之后,新型电池的效率还维持在97%左右。而且令人欣喜的是,这种电池的容量达到了1009毫安时/克,几乎比传统石墨阴极电池高出了三倍。同时,新型电池没有遇到困扰其他氧化铁阴极电池的退化问题。

目前,该团队正在优化纳米合成过程,并且着手提高氧化铁纳米电极在初始循环中的转化效率。

【投稿联系:周小姐 0571-81389937 采购电话:0571-88939068 采购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广告QQ:广告点这里
上一篇: 新泽西科学家发明获得柔性碳纳米管电池专利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