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寻找新材料是储能电池发展关键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12-12-14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对于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等多个战略性新兴行业来说,储能材料却成为制约各国新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无论是在容量上还是经济性上,现有储能技术距离其在电网大规模应用,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因此,寻找新材料是储能电池发展关键。

材料是储能产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掌握高性能、低成本、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材料技术,实现其国产化、批量生产是解决储能产业化面临的高成本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突破国际技术壁垒、掌握世界储能市场竞争主动权的关键。

实际上,储能技术的进步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手机、电脑、电动车,都离不开储能电池的应用,这种可循环使用的二次电池已成为当今便携式时代的主要工作电源。要实现储能规模应用,要降低储能成本,其关键在于破解储能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技术难题。这些技术的突破是储能实现产业化的前提。

有专家建议,在开发储能基础研发的同时,要不断的发掘和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保持和提升国内储能厂商技术的竞争力。另外,还可以支持这些企业通过投资、合作、收购等方式整合国际上先进的储能技术,提升国内储能技术的成熟度。从原材料、生产工艺、管理系统等各个环节入手,促进国内储能技术的发展。

标准不完善是制约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对用户端应用来说,储能技术可以起到调峰调频、调度预测、平滑等作用。目前,我国储能方面的技术和相关的政策机制都不完善,对用户端经济效益缺乏定量定性的研究,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因此就不好做成本的比较。企业无标准可循,用户无标准可参照,应尽快接入标准的制定,避免出现标准滞后于市场的现象,在国际标准中争取更多话语权。

显然,实现储能材料加工利用的技术突破、降低储能电池的成本,是储能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对此,有专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要重视储能材料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加强储能技术基础性研究,掌握核心技术;二是国家要加大储能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制定明确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

上一篇: 美商务部:12月7日起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征双反关税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