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大连电池”储能11年后“放电”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12-9-10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昨日,记者从大连化物所获悉:大连化物所-大连融科储能公司团队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中标国电龙源5MW/10MWh储能电池系统工程,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示范工程。这意味着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在研发11年后进入产业化阶段,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向前推进一步。

大连化物所-大连融科储能公司团队经历了11年的研究、改进,在液流电池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等方面都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链。这次中标意味着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正式进入商用和产业化阶段。储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大连融科储能公司总工程师张华民说:“经过11年的‘储能’之后,我们终于到了‘放电’的时候。”

目前,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正逐渐转为主导能源。2011年,我省风能发电装机容量位于全国前三名,达到16.6%,但是风能发电在电网所占的比例却并不高,我省并入电网的风电比例为电力供应的5.9%。这主要是由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等特征,既浪费了大量资源,也由于发电不稳定性给电网带来严重冲击,甚至会影响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成为限制我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瓶颈。

张华民介绍说:“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必须有大规模储能技术作支撑,在电网用电低谷而风能发电过多时电能储存、在风能发电不足时放电,进而保证电力平滑稳定输出和计划发电,提高电网对风能发电接纳能力。目前大规模储能电池技术有很多种。但是,适合大规模储能的电池技术首先要安全、可靠,再就是耐久、无污染。综合而言,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被证实为最适合风能发电平滑输出的储能技术,在大规模储能领域也具有明显优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与应用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由于受制于成本障碍,大规模储能一直没有走向商业化。而在此次商业项目的招投标中,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的价格相当具有竞争力。张华民说:“成本竞争力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高比例的国产化材料,二是行业领先的能量效率。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制造一代、研发一代,我们将在这次大规模应用中积累更多经验。希望两三年后,将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的功率密度再提高一倍,成本就可以下降一半。”

上一篇: 投资超百亿汽车动力电池项目落户徐州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