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等危险废物处理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省会废旧电池回收点已经覆盖全市,但令人堪忧的是每年的回收率却不足十分之一。
近日,废旧电池成了省会裕华区环卫工人韩大姐的心事。“听说废旧电池攒多了可兑换购物券,每次清理街头垃圾箱时,我都顺便扒拉一下电池回收孔,没成想2个月仅找到了2节。换不换券倒不要紧,既然专门回收,肯定是害处大。可用电池的地方那么多,废了的电池都去哪了呢?”
日前,记者来到石家庄市危险废弃物处置场。“回收面覆盖全市,但每年回收来的还不到十分之一,估计大部分废旧电池是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扔了。”该处置场孙师傅说。
当一节普通干电池完成“使命”,从闹钟、遥控器、电动玩具等产品中“撤离”后,它应该回到真正的“家”——危险废弃物处置场。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阻碍废旧电池“回家”的主要原因在于市民环保习惯还没有养成。
习惯没养成:不方便、不在意
记者沿省会主要干道查看了多个街头垃圾箱,发现多个废电池回收孔破损严重,能够正常使用的回收孔里多塞有烟头、果核等垃圾。“街头垃圾箱收回的废电池很少,一年也收不了几公斤。”负责省会裕华区主要干道500多个街头垃圾箱清理工作的环卫工人赵英杰说。
“普通干电池外有金属包装,应该没啥污染,我也未曾留意,用完随手就扔了。”家住富强小区的王先生说。“我们小区里没有废旧电池回收箱,谁又会把电池带到街上扔呀,太麻烦啦。”家住青南小区的王先生说。“我们社区管辖的十几个小区中,富强西区、青南小区等没物业的小区都没设废旧电池回收箱,水云间小区等有物业的小区大都设有。”裕华区青南社区居委会郝新主任说。
观念需转变:环保从身边做起
“普通干电池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但因很多人习惯用完后随手扔掉,造成回收消化难。”省环保联合会常务秘书长汪贤强说。“你扔的不是一节普通干电池,而是一平方米的土地,而是一片森林。因我们‘抛弃’的废旧电池而污染的土地和森林可能十几年都恢复不了。”省会谈固小学辅导员张洪恩经常这样教育孩子。
日前,谈固小学组织了废旧电池回收活动,“通过主题教育,孩子们不仅知道了废旧电池会污染水和土壤,而且还搜集身边废旧电池并投到学校废旧电池回收箱中。”“把废旧电池投到回收箱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宣传到位了,大家重视了,你我都可以做到”,张洪恩说,“为此,我们还给家长们写过一封信,希望家长们也能投池到箱。”
据了解,废旧电池回收渠道有四个:一是街头垃圾箱废电池回收孔;二是社区的壁挂式废旧电池回收箱;三是企事业、机关团体、学校、商场的立式回收桶及专用回收设施;四是超过15公斤,打热线电话通知专业人员上门回收。
汪贤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采取补贴电池生产企业或经销商、设立更多便民利民废旧电池箱等措施,调动广大企业、市民主动参与废旧电池回收的积极性。广大市民应充分认识废旧电池的危害性,自觉行动起来;相关企业应加大投入,大量生产无汞电池,并完善回收制度。“只有全社会都主动参与废旧电池的科学回收,我们生存的家园才会最大限度减少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