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标准>正文
电池威胁人身安全急需新标准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11-7-25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手机电池爆炸等意外事件的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们的人身安全。例如,诺基亚,飞毛腿等知名品牌的榜上有名,更是让我们缺乏了更多的安全感。而手机作为我们的第一伴侣,如何才能使得我们的人身安全得到更多的保障?

手机电池主要由电芯、安全控制电路和封装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电芯部分,其次是电能的储存装置,当出现过充、过放等情况时,有可能击穿劣质电池电芯中的隔膜,使电芯中的正负极产生短路,容易造成高温高压产生爆炸。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出现,合格的手机电池的构成中加入了安全控制电路,防止短路发生。同时,在电池进行封装时,合格电池会在壳体上设置泄放内压装置,防止压力过大而出现膨胀。另外,在壳体材料上,正规的厂商会选用铝合金,这种材料较薄,对压力有一定的伸缩度,而假冒伪劣产品一般为铁,成本较低,一旦爆炸会对人身造成很大的伤害性。

当今市面上,假冒伪劣产品当道。而这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生产缺乏标准化,产品检验方面部分厂家忽视产品质量监控环节;杂牌企业与品牌企业并存,流通领域夸大产品性能,假冒名牌电池充斥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没有制定强制性标准,未列入3C强制性认证等。

由于中国市场手机电池品牌越来越多,假冒名牌手机电池更是层出不穷,导致了手机电池本身的利润越来越低,这让很多手机生产厂商将手机配件视为盈利点。各品牌之间有不同型号及设计的手机电池。事实上每年由于手机电池遗失、损坏、出行而被迫消费充电器所带来的收益并不在少数。

其实我们呼吁出台手机电池新标准的初衷,首先是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性;其次由于手机更新速度较快,如果每款手机的电池都不一样,会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另外还可以加长手机与电池两种产品的使用寿命,对构建节约性社会以及环境保护均有益处。但对此,手机电池厂商有着不同的反映:国内生产企业较为赞同,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外企业的意愿则不大,一是他们的采购成本低,二是在电池的出售上有一定利润。

2005年质检总局曾经制定过一个‘新国标’,我们日常检测中都适用这个标准。如果按这个标准进行检测的话,就不会出现不合格的问题。此“新国标”是国家质检总局在2005年联合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的,虽然这项标准一直没有正式公布,但包括工信部下属的泰尔实验室在内的多家官方检测机构,都已经适用这一标准进行产品检测。

类似的问题还有电池过充电,标准中规定单电池加载电压为10V,而“新国标”要求不低于4.6V。行业发展至今,锂离子电池普遍运用到手机已有10年,目前1000毫安时以上容量的电池在手机中已经普遍应用,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消费者对大容量电池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国家相关部门应召集企业制订符合行业发展水平及实用性的标准,并尽快出台。不要因为标准不统一、不明确造成市场和消费者的误解。虽其统一标准的推出将会给各个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创新上造成一定冲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统一标准的出台还将会加速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融合,推动我国企业在手机产品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上的进步。


上一篇: 中国将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标准进行整治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