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名人名企>正文
对话徐翔,新能源大企
来源:凤凰网 日期:2011-4-28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太阳能光伏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之一。2010年10月7日,大全新能源作为重庆市首家工业企业、全国第一家多晶硅生产企业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作为大全新能源的掌门人,徐翔最为重视的大概就是人才建设了。

工人也是核心竞争力,徐翔非常重视人才建设。

对于人才,徐翔有三句论断:一是“企业发展关键靠人”,二是“一流人才才能跑第一”,三是“公司什么样的人都要有”。

首先,徐翔认为“企业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才经济。”基于这样的理解,大全把每年销售额的5%以上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其中有相当大的投入用于企业所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他们称之为“人本工程”。

其次,在徐翔眼里,一流人才是辩证的。前一时期的“一流”标准拿到现阶段来看,未必一流;别人眼中的“一流”,在自己眼中未必一流;别人眼中不是一流,或许就是自己需要的“一流”。一句话,“一流人才”应该是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自身急需这两大特点。

第三,“人才建设,应该是一个金字塔体系。”徐翔觉得,从研发专家、销售精英、管理骨干、职业经理人,到一线的技术工人,都应该是人才体系建设中的一环。“我们一线技术工人的薪水很高。”徐翔认为,“尖端科研人才引进得再漂亮,如果忽视一线技术工人的人才建设,那这个人才经济的体系是不均衡的,也会影响企业发展”。

在大全的分配体系中,他们注重三个倾斜,除了向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倾斜,还特别强调:向生产第一线,向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倾斜。正因为这样的导向,大全集团的金字塔人才体系中,作为最下面基石部分,建设得尤其扎实。“不是引进几个博士生,就是人才战略,”徐翔说,在人才经济里,专业水平的技术工人分量很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加大库区投资

徐翔告诉记者,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自落户万州以来,经过四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质量、制造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十二五期间,大全新能源还将进一步加大在库区的投资,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力争把万州建成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基地之一。

目前,大全新能源投资6.7亿元建设的一期250兆瓦硅锭硅片进展顺利,预计今年三季度可以全面建成投产。“我们坚信,公司后续项目的实施,必将带动库区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徐翔说道。

对话十二五

竞争会很激烈,前景将更广阔

徐翔 男,40岁,汉族,中共党员,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大全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2000年,徐翔受大全集团董事会委托组建江苏长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经过6年时间,该公司发展成为大全集团下属最大的核心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2006年,徐翔被任命为大全集团总裁。2007年,大全集团在重庆万州投资建设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并从国外引进一批世界一流的专家队伍,建起一支达到国际水平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

2010年10月,继乡村基之后,大全新能源成为我市第二家登陆美国主板市场的重庆企业。大全新能源在三峡库区打造的光伏产业生产链,填补了重庆新能源产业的空白。

重庆晨报:新的5年,你最关注的经济热点是什么?

徐翔:十二五期间,我最关注的是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石化能源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正在逐渐枯竭。发展包括太阳能、风能在内的其他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太阳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欧美等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也把发展新能源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未来的5年或者说更长的时间内,我对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重庆晨报:在刚开始的十二五中,你觉得企业所面对的机遇是什么?

徐翔:十二五期间,我觉得企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对于从事太阳能光伏行业的企业来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太阳能光伏行业竞争将变得激烈,并且科技的发展也势必将推动太阳能光伏行业的更新和发展。但是我相信,我们企业只要坚持“科技创造绿色新能源”的理念,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紧跟太阳能光伏发展的潮流,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支援库区建设的号召,扎根万州,机遇将远远大过挑战。

重庆晨报:在新的创业潮流中,你对初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徐翔:首先我要对初创者的勇气表示赞赏,只有勇敢的尝试者,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初创者,我的建议是:迎合国家发展政策,抓住机遇,勇于尝试,不怕失败。我认为,即使是失败,那也将是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上一篇: 锂电池专家张新河弃江苏奔东莞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