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胡国荣:中国电池产业化任重道远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11-11-22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胡国荣教授是中南大学冶金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冶金学院轻金属及工业电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锂电池协会理事,国际电源商情编委。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技术创新先进个人,2004年3月当选湖南省十大青年创业奖候选人。曾多次去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考察和学术交流。在我国电池产业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二十九届电池年会的采访中,胡教授告诉我们,相对于传统的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其他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其电容量大、安全性佳、体积轻巧、耐高温及循环寿命长等优异性能,逐步成为二次电池市场的主力。但目前中国在锂电池的材料生产领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锂电池的组成包括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和隔膜,其中正极材料是决定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因素。胡教授表示,目前中国正极材料生产厂家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价格低廉、质量合格,但是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在高端产品上,中国和国外还有差距。而锂电池电解液、负极材料和隔膜材料使用的都是高分子材料,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制约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同时,现在国内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太多,真正的技术有贡献的并不多。电池企业与下游企业的合作紧密度不是很高,客户的忠诚度也不高,对品质的追求也不好,对低成本的要求影响到了他们的质量一致性。“今天你便宜买你的,明天他便宜就买他的,其实低成本是可以通过长期的技术提升和产品规模化来做的,但是我们朝三暮四的想法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研发的投入”

对于要实质的产业化,达到国际水平,胡教授也表示不同形式的新能源动力车对于锂电池性能的要求是不同的,而中国目前纷纷上马的锂电池项目生产出的成品往往与高标准车载电池有一定技术差距。据他介绍,混合动力汽车搭载电池很小,但是要求启动的时候能从电池里迅速地取出大量的电能,在刹车的时候要把急速刹车时大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储存到电池里;而纯电动汽车要求电池放电相对平稳,这导致二者对于电池性能的要求完全不同。中国目前在锂电池材料制造领域存在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的现象,要完全达到国际标准,还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上一篇: 杨裕生:铅酸电池在汽车制造业仍有作为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