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光伏产业期待走上“阳光大道”
来源:河北经济网  日期:2010-6-3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光伏产业期待走上“阳光大道”

目前,河北省光伏电池产量已经达到1200MW,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亿元,占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近1/3,从业人员约2万人,是全国光伏产业第二产能大省。然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我省光伏产业,在发展环境、群体优势、应用开发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过剩”与“不足”阳光产业的尴尬处境

提到光伏产业,人们自然会想到英利集团。去年底英利集团总投资126亿元的六九硅业项目一期设计年产能3000吨,到2013年将达到1.8万吨生产能力。这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提出新能源产能过剩之后,国内投产的一个规模较大的多晶硅生产项目。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在《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中指出,当前国内已立项的多晶硅项目超过50个,投资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总产能超过23万吨。由此得出结论,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非常严重。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科技部在一份内部调研报告中指出,目前光伏产业的状况是“带有产业培育阶段性特征”的过剩,“过剩”的本质是需求的启动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产业不断成熟,这种“虚热”才会慢慢退去。

“过剩”与“不足”,正是光伏大省河北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英利集团销售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占英利公司总销售额的95%以上,国内市场还不到5%。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国外政府更加重视光伏发电应用项目的建设,投入力度较大,而国内上马的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虽多,但应用项目太少,在建的只有甘肃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青海锡铁山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等几个项目,大量的光伏电池产能在国内得不到消化。

事实也是如此。在英利集团的示范样板工程中,有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凯泽斯劳滕足球场1兆瓦光伏屋顶工程、西班牙纳瓦拉9.8兆瓦并网发电工程、全球最大的光伏并网发电工程葡萄牙茂拉62兆瓦项目以及欧美等地多项光伏发电工程。而在国内,只有保定锦江电谷大厦算得上真正意义的光伏发电工程,其装机容量仅为0.3兆瓦。

我国在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方面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但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国内在光伏应用项目上的投资不足,光伏电池及组件的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才导致多晶硅“看上去”产能过剩。

“领先”与“落后”优势产业的政策瓶颈

最近10年,我省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邢台、保定、廊坊及张家口等产业相对聚集地区,企业约50家,涉及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和池组、应用系统设备及安装、装备制造等产品领域,具有产业链完整、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较高等优势。2009年全省光伏电池产量1200MW,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亿元,占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近1/3,从业人员约2万人,是全国光伏产业第二产能大省。

全球十大电池生产商中,河北省拥有2家:保定英利集团和晶龙集团。河北省有多项光伏技术领先世界:晶龙实业集团研发的“超薄片切割新法”,硅片厚度达到180微米,硅片成品率达到99%以上,属于国际先进水平;英利集团研发的硅片切割技术,在达到180微米的同时减小了硅材损耗,电池单瓦耗硅6克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电池转换效率方面,晶龙实业集团的单晶硅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达17.4%以上,英利集团的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已提升到16.5%,新奥新能源公司的薄膜双结电池转换率达到8%,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河北省光伏产业后发优势显著,河北省目前涉及光伏产业1亿元以上的项目20多项,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13项。项目涉及多晶硅提纯,单晶硅拉制、晶硅电池的切片、组件封装,薄膜电池制造,光伏装备制造,储能、逆变设备制造等领域。

但与河北省光伏产业国内领先地位不相称的,是支持政策的相对落后。河北省光伏产业链条较为完善,在区域竞争中排名暂时靠前,但省内产业激励和扶持政策滞后于其他省份,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一些沿海和中西部的省市都把光伏产业作为立省产业,举全省之力予以支持发展,出台优惠的土地、能源、财税等政策,招商力度大,发展速度快。我省近几年新增项目多数是本地企业投资,招商引资项目少,有些本地企业甚至迁移到外省建设项目,主要原因是省内投资环境与沿海和中西部省区有较大的差距。

沿海省市以及中西部省市依靠政策、财力、人才、技术优势,已对河北现有优势形成较大冲击。

“困局”与“出路”破茧起飞的阳光未来

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我省光伏产业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发展环境亟待提高。目前全国涉及太阳能的生产企业已达3000多家,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五大光伏产业集聚地,尤其环渤海地区的天津、辽宁发展势头迅猛,大有赶超河北之势。“要保持领先优势,必须在发展环境方面进一步优化。”协会副秘书长刘献社说。

其次是产业群体效应不足。我省优势企业只有晶龙和英利两家,多数中小规模企业近一两年才起步,而龙头企业周围也缺少一批骨干企业作为产业储备后续力量,产业整体合力不强,总体规模不大。为此,协会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做强一批有一定优势的重点企业,加快形成重点领域的集群发展优势。

三是服务平台尚未建立。目前我省光伏产业链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链环节,产业前端的技术研发,资源评估,电站入网标准和产品标准制定等科技支撑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向高端发展的共性问题难以解决。产业后端的示范应用工程,电站建立与并网等技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不完善的服务体系抑制了产业链的延伸和整个产业的发展。

四是应用系统开发受技术限制。目前我省光伏产品97%的产量销往国外市场,而且产品主要限制在生产阶段,并网发电、通讯、储能及运转维护等应用系统较少,应用系统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就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而言,政策方面还有以下障碍:光伏并网的审批和操作程序复杂;国家没有发布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目前采取的是一事一议的方式,需要省物价局出台专门的个案审批意见,同时需要与省电力公司签署购售电合同;整体的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项目投融资机制。

企业如鱼在水,感受最为真切。英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国家缺乏对光伏行业的整体规划和具体支持政策,基本上是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整体优势,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堪忧。

“我们建议首先是用足现有政策,支持光伏企业加快发展。把符合条件的光伏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企业,为企业在生产用地、用电、用水及税收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条件。尽快启动光伏电站市场,制定上网电价,由部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和利用光伏电能后节约常规电能的同量成本,作为光伏电站并网电价补贴基金。”刘献社说。

上一篇: 阿特斯阳光电力更新第一季度运营业绩 下一篇:  奥地利开发电动车专用光伏电池系统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