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6月1号,中国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希望鼓励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科技作为支撑,更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做保障。
汽车大国德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方面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07年,德国政府就已经把将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也就是锂离子电池作为攻坚项目列入到“高科技战略”中。2009年,德国产业界巨头如巴斯夫、博世和大众等同科学界以及应用界的其他60家单位合作,组建了锂离子电池创新联盟。2009年8月19号,德国政府又颁布了《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德国拥有100万辆电动汽车。德国政府希望借助这项计划能够让德国成为世界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军者。根据了解,这个计划共耗资5亿欧元,其中1.7亿欧元用于支持研发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而开发新的电池技术、其他混合动力驱动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将获得低息贷款和补助金。
德国在研发电动汽车和混合燃料车进行各项技术攻关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德国目前正在通过不同方案、不同机构推动建立高效的“汽车充电站”网络。根据目前的思路,电动车将首先在大城市运营,然后推广到城市间高速公路。比如德国首都柏林市政府2009年宣布,将免费提供土地用于在市区繁华地段建立至少550个汽车充电站,并对各大汽车生产商提供的1000辆电动车进行全面测试。
包括大众、奔驰、宝马和欧宝在内的多家德国汽车巨头都在积极研发电动汽车。大众汽车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就推出了新一代“E-Up!”电动车概念车。这款概念车采用一个可以连续输出的40千瓦电动机,只需要5小时就可以在家里的地下车库用220V的民用电源充满电,而一次充电可以连续行驶超过200公里。
尽管对电动汽车的研发目前还有一些技术瓶颈有待突破,不过根据业内人士估计,预计最晚在2012年,系列化的电动汽车就将推向市场。
意大利的汽车工业也很发达,意大利是欧盟国家中在汽车新能源技术方面比较领先的国家之一。首先,这源自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激励和支持政策,比如为购买环保新型车的消费者提供一定的补贴。根据意大利政府去年推出的支持汽车产业计划,凡是购买以电能、氢能、甲烷等为动力的环保类新型乘用车的消费者将获得1500欧元的补贴,而购买以甲烷、氢能、天然气新能源为动力的轻型商用车的消费者将获得4000欧元的补贴,这些补贴都可以在报废旧车基础上进行累加。
与此同时,汽车产业作为意大利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行业本身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的能力和热情一直领先于欧洲业界。比如意大利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商菲亚特,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研发甲烷发动机技术,现在已成为这一技术领域毫无争议的欧洲领先者,并曾在2008年奥运会时向北京公交公司提供了4千多台绿色环保发动机。2009年,菲亚特连续第三年荣登欧洲最低二氧化碳排放品牌榜首,这也彰显了菲亚特在汽车环保领域的重要地位。
此外,意大利充分借助欧盟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惠贷款等政策,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不利背景下,加大研制开发新能源汽车产品并取得显著成绩。不仅有菲亚特这样的大型汽车生产集团,一些中型汽车公司或汽车业界联合体也大量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制与开发。
美国作为汽车和能源消费大国,在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需求紧迫。在美国,对清洁能源汽车的补贴目前主要是通过购车的环节来实现。美国2005年的通过的《能源法案》规定,购买清洁能源汽车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减免。甚至可以在来年报税的时候抵掉全部或部分向联邦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根据该法案,购买混合动力车型最多可获得3400美元抵税优惠,插入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最多可获得7500美元抵税优惠。而美国2008年遭遇经济危机之后,政府为刺激消费也推出了汽车“以旧换新”的计划,鼓励民众将旧的大排量汽车置换为节省能源的新型汽车,这也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除了联邦政府的抵税优惠外,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而在经济上的补贴之余,各州政府对驾驶新能源车的车主也提供一些驾驶及停车方面的便利,如电动汽车免收停车费,免收过桥费等。例如在旧金山,开电动车可以走快速车道。
在美国政府和环保概念的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美国的发展也是方兴未艾。在今年年初的底特律车展上,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其中通用旗下品牌雪佛兰更是推出了一款纯电动车,预计将在今年秋天正式投放市场。
不过,尽管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但许多业界人士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例如成本高昂、维修不易、配套设施暂时跟不上等等。因此还有不少人仍然处于观望状态,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仍然需要政府进一步的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