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 名人名企>名人访谈>正文
肖世俊:动力电池积蓄动力 厚者胜出
在国都证券2010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会上的发言
来源:腾讯财经 日期:2010-6-29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交流一下我们对整个动力电池的主要观点和判断。总体的阶段,我觉得动力电池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目前作为新兴产业的话,整个技术的竞争、技术创新空间比较大,也决定未来企业能不能在产业链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也决定企业能不能占据有利的价值。电动汽车锂电池是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目前主要是在日本、韩国、中国三个国家,目前一些大的锂电企业在扩建行业竞争在加剧。第二点我觉得锂电技术创新的领域也是集中在四种关键材料,就是正级、负级、电解质、和隔膜四种材料,具体来看隔膜和电解质是我们非常看好的两种动力电池材料。另外正极材料未来创新空间比较大,因为动力电池现在要求安全性、成本,以及未来得能源力度应该进行平衡。第三点,从行业趋势和竞争力格局来说,我们建议把握产业链价值,业绩增厚效应及资源整合能力,三条主线择优选股,重点推荐杉杉股份,还有当升科技。目前来看因为动力电池大家市场关注比较高,所以动态市盈率也比较高,目前的动态市盈率在五六十倍左右,但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前景,公司业绩未来也会进入高速成长阶段。从PEG来衡量高成长性指标来看,我觉得在1附近或者是低于1的话还是有发展价值的。

接下来跟大家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看好锂电池。第二、动力电池能带来多大的市场蛋糕,或者未来中长期持续增长速度有多高。第三、未来锂电池技术发展方向,或者目前A股上市公司里面有哪些企业参与研发。第四个方面说一下我们选股的资料。

第一、整个动力电池我们现在是比较看好的,因为行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行业成长的潜力,包括未来行业景气阶段,确实可以看出来动力电池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也是我们低碳板块里面投资首选的行业。但是我们觉得整个电动汽车为什么进入现在市场关注这么高的阶段,从催化剂来看,应该是前期整个经济危机导致汽车厂家的影响,所以他们寻求技术创新来改变目前能源安全包括目前全球低碳的环境下,所以现在减排的情况下电动车是有潜力的。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计,如果到2050年全球要碳减排50%的话,电动汽车可以减排30%。按照这样的情景预测,我们觉得每一年电动车的销量,在2015年左右全球达到120万辆,2050年达到720万辆,所以现在整个电动汽车进入了普及率提升的阶段。

为什么看好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因为电动车大家最关心的是充一次电能跑多远,就是对电池的能源力度要求越高越好。第二个是对电池的功率力度有要求,希望功率力度越高越好。第三个方面是成本考虑,就是电池使用时间越长越好,可以分摊我们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步。从这三个指标来考虑的话,我们觉得目前锂电池跟传统的电池相比,锂电池无论是能量力度还是功率力度,完全是远远高于传统电池。

目前阻碍整个电动汽车发展的原因是成本比较高,目前纯电动车如果要装锂电池系统的话成本在50%左右,普通的中级轿车是十几万块钱,如果是装锂电池的话大概要二十几万块钱。当然未来是完全有可能跟燃油轿车竞争的,因为锂电池的产量增加一倍的话成本可以降低一半,也说电动车电池的增加成本也就在5万块钱左右。同时考虑到未来的油价、电站变化趋势,整个综合下来电动车还是占据优势的,可能到2020年电动车使用成本比传统汽车使用成本低20%左右。

接下来探讨一下未来锂电池市场有多大,增长速度有多快。首先我们从锂电池主要应用领域,手机、笔记本电脑来测算的话,可以看出来全球小锂电池需求量大概在200亿瓦时左右,每一辆电动车需要20千瓦时,全球销量7000万的话,按照70万辆电动车侧的话,锂电池销量在20亿瓦时,电动车每增加一个市场份额的话,目前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会增加一倍。在目前的情况下,电动汽车完全可以推动锂电池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这么一个好的发展前景下,作为参与其中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市场商机,所以现在从全球锂电企业来看,还是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三个地区,中国是占20%左右,企业有4家。国内企业跟国外企业在核心技术、材料,电池管理系统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隔膜是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领域,我们国家落后比较大。另外国内相关锂电企业业面临一些问题,一个是国际上一些包括日本、欧洲、美国锂电巨头已经意识到锂电池的市场,开始进行扩建,初步统计2010年动力电池的投资数量在20亿欧元以上,总额是80亿欧元,可以满足260万辆纯电动车的需求量,所以目前产能已经出现了过剩的苗头。还有一点跟市场上普通观点不一样的地方,这个要取决于未来市场电动车增长有多快,如果超过市场预计2015年达到300万辆还是供不应求的。另外美国、韩国、日本一些企业已经进入我们国家市场,到09年底已经有7家企业跟国内上汽、北汽建立了合资企业,进入了未来锂电池的供应系统,所以这样的话对于国内企业产能过剩、市场份额形成加剧。

下面说一下锂电池技术创新的方向,包括国内上市公司里面哪些企业在参与研发,实力地位怎么样。锂电池的原料成本是单体锂电池的80%以上,所以是整个成本里面高居首位的。第二个材料是锂电的基础,回顾锂电的发展基础,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为什么越来越轻薄,是锂电的密度越来越提高。锂电池大概经过了三次变革,第一次是提高了20%以上,第二次是提高了10%以上,日本松下已经开发了一种新的材料,能量密度至少可以提高4倍以上。我们首先看一下正极材料这个材料有四种方向,目前根据全球锂电材料包括锂电池厂商开发方向可以看出来,日本、欧洲主流的锂电池厂商都是在三个领域进行开发,欧洲和日本多是集中在锰酸锂,我们国家是成本比较低的磷酸铁锂。我们预计整个未来电动车发展带动整个材料进入持续高涨的阶段,全球锂电池的需求量在3.76万吨左右,2012年达到8万吨以上,2018年会达到24万吨,也就是年均增长在20%以上。我们觉得整个正极材料是锂电材料里面创新空间最大的,也就意味着将来对动力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锂电的创新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觉得将来创新企业还是在小型电池供应商里面选择的,并且供应链建立好以后别人进来也比较困难。因为从材料的认证到供应链的磨合,这个壁垒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点,目前负极从安全性考虑还是以石墨为主,石墨的能量密度是370毫安时左右,未来的变革方向是以锂合金为主。从市场份额来看的话,目前全球负极材料需求在1.8万吨左右,主要使用国家是日本、我国这样的国家,我国份额是在22%左右。

第三个企业是电解也、电解质,也是在日本、中国、韩国六大企业里面,个占60%、25%、15%。电解质也要关注一下,因为它的工艺非常复杂,这种物质腐蚀性比较强也易燃易爆,所以这种技术主要被日本企业控制,国内还没有一家能够做到锂电池里面。但是上市公司里面,目前都处在电解质研发的阶段,未来的投产量大概是200吨到400吨产业化项目。

第四种隔膜也是锂电里面最复杂的一种材料,主要是工艺复杂、高度垄断。目前对于锂电池里面隔膜的密度、面密度、力学性能要求比较高,所以高资本、高技术的特性被美国、日本四家企业掌握。国内目前佛塑股份去年跟比亚迪扩展了一个金辉高科,投产了一个项目,我们考虑到佛塑股份目前主业规模收入在1/3以上,目前的投产规模对他业绩增幅幅度不是很明显。

第四一块跟大家探讨一下选股的思路。首先从产业价值来看,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占有整个产业的比例有多高,第二个是毛利率有多高,第三个是目前的竞争格局,就是保证未来的毛利率企业能不能长期享有这么高的水平。第二个方面是电解质跟隔膜这样技术壁垒比较高的关键材料。第二方面具体落实到一个公司未来动力电池材料对他业绩增幅幅度比较的话,排在前面的还是杉杉股份。第三个方面是行业竞合关系甄别,资源整合能力突出者用望成为长跑冠军。我觉得如果企业能够意识到行业的本质,它从产业链,包括产品的组合去完善的话,未来不单单是提供单一的产品,对电池提供一个完整的锂电解决材料包括方案,包括他自己的一些资源,整合上中下游的一些环节,这样的企业会在未来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会成为有利的竞争者。这个建议大家重点关注杉杉股份,因为目前他的产品组合比较完善,对于电池厂家非常有希望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第二个是目前通过杉杉控股进行资本运作,上游收购一些矿,下游进行一些合作。

我们重点推荐创业板当升科技。专注于锂电正极材料的行业领先者,有望充分受益于动力电池爆发式增长的行业景气。公司技术创新,大客户群资源及市场优势逐步巩固提升,动力锂电材料即将规模化产销,正筑起快速成长平台。随着多元材料,等动力正极材料的规模化产销,产品结构完善后毛利率水平有望逐步稳定。

风险是四个方面,一个是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认可,如果电动汽车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话,行业发展可能没有想象的这么快。第二个是这个行业目前的产业扩张,包括进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的企业也带来了挑战。第三个是尚有矿、化工材料等原材料的风险。第四个是国内锂电企业的风险。谢谢大家!

上一篇: 王纪三:一个深切的体味者 下一篇:  创新谋发展 顺应市场谱辉煌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