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名人名企>正文
安东宏光谈全球动力汽车问题
来源:电池黄页商务网 日期:2010-11-3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全球汽车论坛的首次会议近日在中国成都召开,主题为“在变革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

本届全球汽车论坛将讨论众多行业的热点问题,探讨汽车行业在后经济危机的变革时代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包括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和由此引起的世界汽车工业重心的改变。

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日本福井大学教授、前克莱斯勒-三菱汽车研发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安东宏光。

世界汽车战略联系委员会。在世界汽车战略委员会有一个电动车协会,在大学的研究里面搞一些调查工作。在世界汽车产业和各个大专院校从事相关专业的研究,搜集汽车行业的信息。中国不仅是对电池方面,还有汽车其他各个组件的各个方面,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无论在市场和研究方面。如果中国在科研方面有需求的邀请,我会很乐意来中国在电动车方面寻求一些有利于发展的资源。
  

日本电动车产业现在发展的现状?

安东宏光说,日本很久以前在电池的基础技术上在世界上就有领先优势。比如说计算机用的锂电池,索尼处于领先地位。在电脑用的锂电池和电动车用的锂电池上,有共通的地方,所以日本在电动车用锂电池方面有领先地位。首先,单体电池比较简单,不是那么复杂,但是它融入了比较高的产业技术,在这方面有些人忽视了。在这方面日本的很多产业对电池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协助的作用。电极方面有一个很好的影响,锂电池是用一种电极粉做出来的电池。然后给他结晶,这个技术可以说是专利。结晶以后再给它处理,还是一种专利技术,这是一种产品的研究总结出来的。碳粉结晶方面,总的来说就是这么一个技术,日本在这方面是领先的。

索尼在锂电池方面是有技术优势的,你不能说整个索尼厂完全能够公司内部把所有的原材料包括制作技术加工工艺都可以解决。不是这样的,是经过二十年的供应商的提供,比如说碳粉,他们这方面合作将近了二十年,才有了一个做锂电池的技术体系。像中国一样,包括欧美也是从零开始的,开始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现在对欧美和中国国内电池产业都有合作。尽管如此,日本锂电池的领先优势能保持多久呢?我认为因为在最初日本把锂电池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以后,同时,它已经把一些初级的技术公开了。一些欧美、中国的厂家可以买过来研究一下自己的研制技术。在今后五年之内,大家趋于同一个水平线,欧美、中国与日本电池技术正在趋于一个平台。在今后电池先进技术领域的开发大家也是基本处于一个同一起跑线的地位。现在还是有差异,但是今后还是需要欧美、中国、日本共同面对这个电池的技术。

记者问怎么看待中国的电动厂家?比如说比亚迪的电池技术?

他说,比亚迪是磷酸铁的技术。比亚迪的技术是日本很早以前就做过的。他很久以前就已经有这个技术了。磷酸铁锂电池有一个弱点,它的重量非常重,一个锂要四个氧换过来,这样的话,重量大,它就不适合于做一些电脑用的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不利于降低成本。可以用价格比较低的镍或者锰来代替磷酸铁这种比较昂贵的材料。磷酸锰和磷酸镍的锂电池有利于轻量化,有利于电动车上使用。而磷酸铁没有固定的加工工艺,但是如果把加工工艺做成专利的话,要花很多时间。在日本的电脑用锂电池方面完全不用磷酸铁,这是日本电池厂家的特点。磷酸铁也有优势,它现在很安全,因为一段时间以前,索尼在他们的电池工厂曾经出过几次安全事故,他们当时也想把整个的材料转成磷酸铁,但是他们认为解决安全问题是技术人员必须面对的,所以他们就放弃使用磷酸铁。比亚迪的技术是三四十年前的技术,现在已经写到技术性的教科书上。教科书上已经写的就不是很高的技术,是相对落后的技术。可能各个市场不一样,中国市场也许磷酸铁很适合用,但是在日本不适合用。磷酸铁加工的时候,整个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在今后要低成本化,这是一个课题。

现在全球电动车的标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现在日本好象已经在向欧盟组织申请日本电动车各项的标准,比如说插电标准、充电标准,向欧盟推广,磷酸铁的问题,日本非常热衷于研究磷酸铁,每年有大量的费用。在研究磷酸铁方面,在技术上领先一点。磷酸铁还有一个优势,它不容易把里面的简单结构损坏了,不影响里面的结构,而且可以从外部很快的把电充进去。它有一个优势。今后在日本,可能在今后市场。在磷酸铁技术方面,可能会推出更新型的磷酸铁,是更具有代表性的。又有磷,又有铁,又有离子又有氧,现在的锂电池稍微重一些,但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整体技术上还是超过其他的锂电池。我不同意全球标准,我认为没有必要必须有一个全球标准。你就根据需要,你的电池需要功率,你就给他做多少电量,不需要一个统一的规格、标准。

上一篇: 发展新能源 打造天津品牌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