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研发获阶段性成果
来源:新华网吉林频道 日期:2009-9-22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了解到,由该所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电池催化剂等基础材料研发上获得重要进展。
据介绍,甲酸燃料电池和甲醇燃料电池均属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后者相比,甲酸燃料电池具有无毒、不易燃、储运方便和电化学活性、能量密度、质子导电率更高,对质子交换膜有较小的通过率,在较低温度下可产生较大的输出功率密度等优点,被业内专家认为是很有希望代替甲醇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
从2007年5月开始,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南京师范大学联手,在国家"863计划"项目支持下,开展了"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项目攻关。经过两年多的研究,项目组通过胶体法、络合还原等方法制备了Pd/C、复合Pd/C催化剂,并进行了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等一系列研究。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甲酸燃料电池进行的系统研究很少,如果抢占先机,集中力量加速研发突破,并获得相关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很有可能使我国在甲酸燃料电池的研发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该项目组拟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再经过2至3年的努力,研制出室温下可以反复快速响应的自呼吸型甲酸燃料电池样机,以及非自呼吸型的甲酸燃料电池样机,为甲酸燃料电池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甲酸燃料电池和甲醇燃料电池均属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后者相比,甲酸燃料电池具有无毒、不易燃、储运方便和电化学活性、能量密度、质子导电率更高,对质子交换膜有较小的通过率,在较低温度下可产生较大的输出功率密度等优点,被业内专家认为是很有希望代替甲醇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
从2007年5月开始,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南京师范大学联手,在国家"863计划"项目支持下,开展了"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项目攻关。经过两年多的研究,项目组通过胶体法、络合还原等方法制备了Pd/C、复合Pd/C催化剂,并进行了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等一系列研究。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甲酸燃料电池进行的系统研究很少,如果抢占先机,集中力量加速研发突破,并获得相关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很有可能使我国在甲酸燃料电池的研发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该项目组拟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再经过2至3年的努力,研制出室温下可以反复快速响应的自呼吸型甲酸燃料电池样机,以及非自呼吸型的甲酸燃料电池样机,为甲酸燃料电池产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 新技术可让燃料电池成本降低百分之四十
下一篇: 5个小时就充满 USB接口充电电池诞生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