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名人名企>正文
美华裔教授研究燃料电池成就大 获美能源部颁奖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期:2009-12-3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严玉山(右一)与研发团队成员。

中新网12月3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汽车研发技术日新月异,各类替代能源如雨后春笋,以压缩氢气为主的燃料电池(Fuel Cell),正朝提升续航力、高稳定性与低成本目标迈进。美国河滨加大化学环境工程系主任严玉山,在燃料电池研究有突破成就,获得美国联邦能源部ARPA-E(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Energy)奖,成为全美37位获肯定的学者之一。

ARPA-E奖得主由联邦能源部长朱棣文公布,全美递交申请的研究报告超过3700件,严玉山获此殊荣实属难得。来自中国吉林的严玉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于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取得学位,11年前任教于河滨加大至今。

两年前,他与来自大连的研究生顾爽投入燃料电池研究,以大幅降低开发成本为前提,运用碱性环境下,以镍、银两种较便宜的材料,取代昂贵的白金和杜邦专利高分子黏着剂Nafion,大幅降低制造触媒成本,若未来量产应用,将对汽车业、能源业带来革命性改变。

按照严玉山评估,镍、银和膜只要原成本的五百分之一,促使燃料电池车种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使售价平民化。同时,未来所需能源也不必依赖较危险的氢气,改换用甲醇和乙醇等液体。

1839年燃料电池技术问世,科学研发都着眼于酸性环境与白金,反而忽略从碱性环境下手,直到1960年代杜邦的Nifion技术推出,人们以为找到答案,未料数十年过去材料成本仍没大幅下降,严玉山以不同角度观察研究,获得重大成果。

以目前进度,加上联邦拨款90余万元经费,他相信最快五年可应用到市场,未来甚至可利用到太阳能、风能发电领域等。

上一篇: 巴菲特与盖茨联合答问 未来看好IT、能源、制药三大行业 下一篇:  王传福:从电池大王到汽车大王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