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名人名企>正文
祝作利:将新能源打造成我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来源:陕西日报 日期:2009-12-28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陕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不仅要继续在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而且要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把握先机,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率先突破,将新能源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一、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新能源具有资源分布广、利用潜力大、环境污染小、可永续利用等特点。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我国和我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能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大力发展新能源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推动我省经济进一步转向科学发展轨道的迫切需要。
  
(二)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优化能源结构,建设能源强省的战略选择。我省煤、油、气等传统能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已取得明显成效,能源化工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初步建成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供应大省。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我省新能源开发相对滞后,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和能源强省建设也有一定影响。进一步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与传统能源产业协调并进,可以有效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推动我省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转变。
  
(三)加快新能源发展是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新兴产业是新技术革命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加快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构建新一轮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对世界经济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蕴育着技术革命的契机。我省在新能源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完全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要将新能源作为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紧紧抓住后危机时代的历史机遇,着力加快推进,尽早做大做强,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
     
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新能源产业是新兴产业,必须加强规划,正确引导,有序推进,防止一哄而上,无序发展。为此,省政府今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
  
根据我省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今后一个时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国家新能源应用示范基地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开发和装备制造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重点区域和大型能源企业为依托,加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太阳能光伏、风电两大产业链,加快开发陕北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关中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装备制造、陕南水电三大产业基地,努力将新能源打造成我省的战略产业,促进能源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立足新能源资源条件和现有产业基础,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各种有利因素和我省经济发展需要,确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12年,建成一批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和风电,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风电、核电装备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新能源产业发展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显。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坚持利用途径多元化和上下游产业发展一体化,以国家实施金太阳工程为契机,实施100兆瓦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示范项目,加快城市屋顶发电系统建设和太阳能热利用。风电,抓住国家建设“陆上风电三峡”的机遇,以陕北为重点,启动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加快一批风电场项目实施。水电,按照大中小并举的原则,以汉江梯级流域和黄河北干流开发为重点,在解决好移民安置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生物质能,根据资源条件和技术进步情况,以关中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积极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核电,加强与广东核电集团合作,积极推进核电站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力争列入国家“十二五”核电发展规划。农村替代能源,因地制宜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推动太阳能入村利用工作,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农民生
产生活条件。
  
二是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推动光伏发电与产业链互动发展,实施一批重大光伏产业项目,加快多晶硅、电池片、电池组件等规模化发展;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光伏研发、试验中心,力争在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风电装备制造,采用技术引进、联合设计、自主创新等方式,开发2兆瓦以上永磁直驱风电机组,提高风电整机装备国产化制造水平,加强整机装备企业重组,带动零部件配套产业发展。核电装备制造,适应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的需要,支持省内相关企业继续扩大核级压力容器、应急发电机组、锆材、PMC系统等优势产品生产规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AP-1000第三代核电技术,全面提高我省核电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到2012年,全省形成年产多晶硅4.3万吨、电池片6200兆瓦、太阳能组件5700兆瓦的生产能力;风电设备整机制造能力达到300万千瓦,风机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千
瓦。
      
三、切实抓好新能源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
     
  
为确保实现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培育新能源产业基地和优势企业。在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较好的区域,逐步建立若干个省级新能源产业基地,重点建设陕北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关中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装备制造、陕南水电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产业基地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中省大型能源企业加快在陕新能源产业发展,鼓励、引导我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协作,合力研发新产品,增强配套能力。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型新能源企业扶持力度,加强与新能源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对接和配套,逐步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大企业主导,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是加快新能源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进能源技术的产业化步伐。依托骨干企业,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新能源装备研发平台,稳步提高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及自主创新能力。
  
对光伏、风电、核电等领域尚不能实现国产化的核心技术装备,抓紧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力争其中有一批首次国产化在陕西实现,增强我省能源装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
  
三是加大对新能源发展的财税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上已出台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对纳入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等重大专项支持的项目,由省市两级政府给予资金配套支持。引导企业用好国家鼓励进口设备的减免税政策。完善新能源发展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新能源产业,积极探索民间资金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的新途径,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的投入机制。大力拓展利用外资的新形式,充分利用好国外优惠贷款或赠款。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重点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逐步增加直
接融资比重。
  
四是抓好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省教育资源优势,加强新能源科技人才培养。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新能源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对口送学的原则,采用订单培养、定向招生、委托培训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新能源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
  
积极引进优秀新能源产业科技人才,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我省创办新能源企业或从事技术研发创新。结合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和科技重大专项,鼓励各类人才申请和承担政府科研和产业化项目。
  
鼓励省内企业公开向国内外招聘技术负责人。加大向关键岗位和
优秀人才的收入分配倾斜力度,完善技术参股、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
  
五是优化新能源发展环境。推进新能源地方立法,抓紧研究制订我省新能源开发利用条例,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证。加快制订产品测试标准和评价体系,对尚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新能源产品,尽快研究制订企业标准。加强新能源发电并管理,根据我省新能源发展规划,制订新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设施建设规划,配套完善电网接入系统。加强和规范新能源发电项目管理,简化规划选址、土地、环评、电网接入等环节的审批程序,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抓紧建立和完善新能源发展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
  
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生机无限。我省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科学推进,勇于创新,努力将新能源产业培育成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将陕西建成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上一篇: 江森自控瓦尔塔品牌 蓄电池行业的一朵奇葩 下一篇:  比亚迪王传福超IT人士:从第103到第1用一年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