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钠离子水系电池研究获新进展
来源:全球电池网 日期:2013-7-4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全球电池网了解,由于钠资源的相对丰富,钠离子水系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水系二次电池的理想选择。然而,目前适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极为匮乏,这成为了阻碍钠离子电池发展的瓶颈。
基于此,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陈亮博士首次提出锂钠混合离子电解质这一全新理念来构建新型水系离子电池。该类电池的一极采用选择性嵌入/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为活性材料,而另一极则选用对钠离子具有选择性嵌入/脱嵌活性的化合物作为活性材料,同时以Li+/Na+混合离子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摇椅式”的工作原理不同,该新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和钠离子分别仅在电池的一极上发生嵌入与脱出(如图1所示)。这一全新电池类型既扩宽了现有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应用范围,又为钠离子电池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对于丰富储能电池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图1:锂钠混合离子水系电池模型图
此外,该新型电池独特的工作方式还使其具有 Li+/Na+分离的功能。通过构建如图2所示的简单反应体系,通过反复的充放电过程即可分别实现对Li+和Na+的富集,与现有的化学分离技术相比操作更为简便且更加绿色环保,因此该技术在海(或卤)水中Li+和Na+的大规模分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图2:混合离子电池分离Li+/Na+的原理示意图
【投稿联系:周小姐 0571-81389937 采购电话:0571-88939068 采购QQ:
广告QQ:
】
上一篇: 铜锌锡硒基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率获突破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