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电池产业应如何快速健康发展
来源:全球电池网 日期:2013-3-21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据全球电池网了解,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表示,锂电池业有”大跃进“之嫌,切莫急于“弯道超车”,对于这个年轻的产业,“超车”不是推动成长,而是催熟。锂电池产业究竟面临着怎样的“门槛”,困境背后的原因何在?中国锂电池产业又将如何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电动汽车产业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下的重要分支,得到了市场的热宠,而锂电池产业作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引擎亦迎来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于是不少企业对锂电池产业进行了错误定位,事实上,锂电池并非仅为电动汽车的一个部件,应将锂电池产业明确定位为储能产业,及时编制锂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职能部门应明确管理权限、各司其职。
目前锂电池核心技术基本由日韩企业主导,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上虽然加大了投入和努力,不过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建议设立锂电池科研专项基金,用于研究锂电池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电池成组技术及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等。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
2012年底,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的良莠不齐现状,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门已联合起草《动力电池行业准入条件》,预计《准入条件》将在2013年上半年出台,下半年开始正式实施。《准入条件》将提升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的动力电池行业进入门槛,要求动力电池厂家年生产能力不低于1 0万千伏安时,并至少具备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材料中之一的生产能力或测试评价体系。这意味着,继铅酸蓄电池行业实施准入制度后,锂电池行业同样将迎来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锂电池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同时也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前行。
【投稿联系:周小姐 0571-81389937 采购电话:0571-88939068 采购QQ:
广告QQ:
】
上一篇: 燃料电池技术或成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