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欧盟对华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12-9-7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继美国之后,欧盟委员会6日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

分析人士指出,欧盟的反倾销“大棒”将给中国光伏业带来致命打击,中国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政府、协会、企业在合力应对贸易摩擦的同时,更应加快国内市场开发,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涉案金额或超200亿美元

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处于国际领先位置,能够在与欧美企业抗衡中保持优势的产业。

商务部的资料显示,目前,欧洲是全球光伏产品的最大市场,也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2011年中国光伏电池对欧出口金额204亿美元,约占同期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

与前期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不一样,一旦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光伏产业将遭受灭顶之灾,竞争优势不复存在,约30万从业人员将受到冲击。

中方表态“深表遗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就此发表谈话表示,尽管中方多次呼吁通过磋商合作化解光伏产品贸易摩擦,但欧盟委员会仍执意发起反倾销调查。中方对此深表遗憾。

沈丹阳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滞缓,各国光伏产业都出现了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倒闭等现象,中国也不例外。目前,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欧光伏产业更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合作关系。限制中国光伏电池产品,不仅伤害中欧双方产业的利益,也将破坏全球光伏产业和清洁能源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此案的申诉方认为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和政府的补贴行为,认为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低价格导致欧洲产品的市场价格削减,这种指控完全站不住脚。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一份公开声明中曾指出,中国产品近年的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大幅降低,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于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绝非倾销和补贴行为。

光伏企业须“练好内功”

业内人士建议,一方面,国家应出面与欧盟交涉,争取通过磋商合作化解光伏贸易摩擦;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出口多元化策略,特别是加快国内应用产业开发,应引起中国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

记者了解到,许多中国光伏企业正努力开拓新兴市场,把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如我国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的英利集团已经开始谋划在欧洲或东南亚等地建厂。

“练好内功”始终是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专家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完善补贴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掌握核心的晶硅提炼技术。

上一篇: [视频]中国商务部就欧盟对华光伏电池反倾销立案发表谈话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