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清华教授质疑韩国新型锂电池一分钟充电可行性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12-8-23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正当各方专家沉浸于提高电池容量密度和缩短充电时间的电动车难题研究时,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曝出他们研发出新的充电电池材料可以将充电时间缩短到一分钟。韩国的此项研究受到清华大学教授的质疑。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称其开发的新技术是让石墨渗透到锂电池存储电流的部分,使其炭化成超级导体,加大锂电池内部储能粒子与充电电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快速充电。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陈全世表示,此新技术仅存在于理论阶段,而且这种号称能实现在锂电池内部实现超级导体的石墨极其难找,“且这个理论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

韩国媒体报道,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已通过测试证明,构建炭化网络后,电池充电时间可以比普通锂电池缩短30-120倍,最快将由原来的几个小时减少至几分钟。

陈全世表示,加入石墨构建炭化网络从而实现充电时间缩短的新技术不新鲜。早在5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已涉及此理论的研究,“我的学生当时正在此学院读博士,课题就是这一理论。”陈全世提出,此理论付诸实践的难题在于材料很难找到,虽然是石墨,但是对密度和纯度有很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还未有能实现超短充电时间的电池样本出来。而且这种理论即使能付诸实践,也是从很小的纽扣电池做起,何时能做出车用电池没有时间表。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缩短锂电池充电时间是可行的,但是韩方宣称的几分钟或是一分钟充满有点匪夷所思。

上一篇: 2012(8.17-8.23)太阳能电池每周现货报价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