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8月6日1时30分(北京时间8月6日13时30分)许,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开始了在火星为期两年的任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博尔登说,“好奇”号为人类踏足火星开辟道路。
“好奇”号核电池模型。
着陆
顺利度过“恐怖7分钟”
在“好奇”号登陆火星的过程中,最令人揪心的当属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的下降和着陆。在短短7分钟内,它的时速由约2万公里下降至零,且无法人为控制,完全由最新着陆技术自行完成,其间充满不确定性,任何一个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美国航天局称之为“恐怖7分钟”。
助降设备“天空起重机”和“好奇”号组合体在经过大气摩擦减速和降落伞减速后,“天空起重机”开启8台反冲推进发动机。当反冲推进发动机将“天空起重机”和“好奇”号组合体的速度降至约每秒0.75米之后,几根缆绳将“好奇”号从“天空起重机”中吊出,悬挂在下方。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缆绳被自动切断,“天空起重机”随后在距“好奇”号一定安全距离范围内着陆。
动力
核电池可供电14年
“好奇”号的动力由一台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提供,其本质上是一块核电池。该系统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装填钚-238二氧化物的热源和一组固体热电偶,可以将钚-238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力。这一系统设计使用寿命为14年,也高于太阳能电池板。该系统足以为“好奇”号同时运转的诸多仪器提供充足能量。
任务
找寻生命元素
此次“好奇”号的任务是搜寻碳、氮、磷、硫和氧等基本生命元素,但没有计划搜寻生物或化石微生物。未来将岩石和土壤样本带回地球后,人们才能最终确认火星是否确有生命存在。
“好奇”号之所以选在盖尔陨坑着陆,是因为有迹象表明那里曾经有水存在。在经过几周“身体检查”后,“好奇”号将开始行走并登山,使用机械臂等钻探岩石、采集土壤,开展查看是否有微生物生长环境等科研工作。
“好奇”号项目总投资为25亿美元,是迄今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
【 链接 】
华裔女生为火星车起名
“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时,美国航天局邀请了15岁的华裔女生马天琪到喷气推进实验室观看全程直播,火星车“好奇”这一名字正是来自她的建议。
向学生为最新的火星车征集姓名已是美国航天局的传统。2008年11月,美国航天局向全国5~18岁学生开展为最新的火星车征名的活动。截止到2009年1月25日,共有9000多名学生递交了命名提议。美国航天局总部火星探测项目负责人戴尔回忆说,综合建议内容、火星实验室负责人的推荐和公众投票三方面因素后,“好奇”这个名字最终入选,因为它反映了人类的基本共性和科学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