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铅酸电池整治情况来看,受影响地区主要是浙江省,全国其他地区影响不大,整体呈现增长。
全国产量同比增3.31% 浙江降7.8%
2011年12月份,我国生产铅酸蓄电池1310万千伏安时,同比下降0.35 %。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全国铅酸蓄电池的产量达1.4亿千伏安时,同比增长3.31 %。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年1-12月,浙江省铅酸蓄电池的产量达2662.9万千伏安时,同比下降7.8 %,占全国总产量的18.71 %。紧随其后的是江苏、河北和广东,分别占总产量的12.76%、12.61%和12.41 %。
电池行业持续整顿 铅价格势弱
2011年对于铅蓄电池行业来说可谓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显示,约有八成以上铅蓄电池企业被关停,仅余下少数规模型企业正常生产。截至目前,该项整治仍未结束。
近期工信部公布了“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中新增了铅蓄电池行业,对其设定的淘汰目标任务为746万千伏安,虽然淘汰总量不大,但却彰显了国家继续重拳整治重金属污染的决心。除此之外,2011年年末工信部为贯彻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了《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该方案实施后,铅酸电池行业的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提高。
废旧蓄电池是再生铅的主要生产原料,受环保风暴影响,2011年上半年再生铅的产量比2010年同期下降了20万吨。工信部在2011年8月也公布了《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目前国内纯粹进行再生铅生产的企业有280家,其中年生产规模在3万吨以下的企业占三分之二。业内人士表示,准入条件一旦推广,这些企业将面临淘汰的境地。
铅蓄电池的终端消费方面,2011年1—11月我国电动车累计产量为15.6万辆,同比增长14.75%,增速下滑明显。汽车行业产量增速放缓亦是事实,原因是国内汽车普及率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汽车和电动车行业的需求约占铅蓄电池终端需求的60%,如今两大行业的快速增长期已过,未来对铅的需求量将会趋于稳定。
持续的政策整顿有利于铅蓄电池行业告别“散、乱、差”的状态,促使企业步入规模化经营,且短期内由于关停企业造成的供给缺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铅价,但持续的整顿势必削弱对精铅的需求。铅蓄电池行业对精铅的消费占精铅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80%,再加上目前全球铅市整体供大于求,铅价想要上行困难重重。
铅酸电池整治不会影响2012年供应
尽管国家今年继续加大对铅酸电池企业的整治力度,但对电动自行车企业的铅酸电池供应将保持平稳态势。
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在接受电动车时代网记者采访时坦言,电池短缺是2011年影响行业最大的问题,但他表示,无论是四部委的“超标令”还是铅酸电池企业整顿都有其正面意义,“超标令”加速了行业修订《标准》的讨论,电池企业也在整顿中完善了环保设施。
“铅酸电池企业整顿的代价大,希望在大的代价中能够取得大的成果,”倪捷表示,“希望电池企业能够成为更绿色、更环保的产业。”
对于2012年的电池供应情况,倪捷认为不会再出现去年的困境,经了解,国内大型电池企业已经在2011年提升了产能,能够在电动自行车销售旺季的时候满足电池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