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光伏电池组件2013年3月见底 或迎25%增长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12-12-25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贸易战延缓2013年市场增长,2014年装机量恢复25%增长。

欧洲传统光伏市场(如德国、意大利)或调整FIT政策,或限制补贴支出,市场在2013年将出现萎缩,同时,全球贸易战(欧美双反等)将拉高光伏系统价格,使市场产生观望情绪,因此我们预计2013年全球装机量增速在10-15%。但是贸易战只是延缓增长,而并非扼杀需求,新兴国家如中国、日本、印度在2014年的基数效应得以体现,因此,我们对于2014年全球市场保持乐观,增速有望恢复至25%以上。

电池组件2013年3季度或见行业底部。

2011年我国欧洲、北美的光伏产品出口比例达到73%,美国“双反”已获终裁,欧盟、印度也启动“双反”调查,我们预计欧盟反侵销初裁将在2013年2或3季度公布,成立的可能性较大,中国电池组件的性价比优势将不复存在。目前中国一线电池组件产能约为20GW,假设全球仅有50%的有效市场,那么产能过剩的问题将被扩大,行业整合速度将加快,电池组件企业将迎来最困难时期,行业底部将显现。

产业链价格向下趋势不变,盈利能力维持在底部。

年初至今,多晶硅价格降幅最大,达到49%,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降幅约30%,产能过剩、需求增长平缓是主要原因。短期看,价格将保持小幅下跌的趋势,主要还是由于供求关系所致,同时,产业链上的盈利能力已至底部,一线企业去库存已趋于合理,急跌的可能性较小;长期看,产品效率提高及用料减少将必然带来成本下降,未来降价将更多的源于成本端,因此,只要产能过剩的问题持续存在,价格与成本差就始终存在向下的压力,电池组件企业盈利仍将维持在底部。

 

高效硅片的出口有望增长,盈利能力稳定:中环股份

美国“双反”仅针对电池,不包括硅片,虽然欧盟反倾销调查包括硅片,但国内硅片企业仍可出口至北美、日本、菲律宾等第三国电池组件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受影响最校2011年硅料价格降幅约为50%,大于硅片降幅(约30%),市场成本与价格差扩大使得硅片盈利能力在产业链中相对较强,同时,随着非硅成本的持续下降,2013年硅片的盈利能力有望保持相对强势。

目前多晶硅现货价格与合同价格保持一致,专注于硅片技术制造的企业竞争力加强。2012上半年,蛮股份已开始出口,卡姆丹克出口比例提升,中环与Sunpower合作,未来也存在出口的预期,建议关注中环股份。

国内市场启动的直接受益者:阳光电源

2012年国家出台光伏并网、分布式能源等一系列政策,同时宣布对进口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体现管理层对于国内光伏制造业的支持,救市意愿明显。目前,西部电站ROE已达10-12%,较年初高出2%,未来上网电价下降将是大概率事件,2013年有望出现抢装潮。光伏“十二五”装机规模极有可能从21GW调整至40GW,笔者预计2013年全国装机量有望达到8-10GW,看好国内市场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

上一篇: “光伏电站过剩”,第二次光伏危机即将来临?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