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对于太阳能电池业界来说,是充满戏剧性的一年。一方面,世界各国政府对太阳能能源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对本国的太阳能电池企业都采取了鼓励支持态度;另一方面,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价格竞争日益激化,再加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双反”调查风波的负面影响,引发了欧美日大批老牌太阳能电池厂商相继破产。国际太阳能电池业界一时阴云密布,难见阳光。
据业内专家分析,造成多家太阳能电池厂商接连倒闭的原因,一是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太高,与其他电池相比价格明显高出一个档次,尽管全球太阳能电池厂商一直在为了避免价格竞争而努力,但随着亚洲太阳能行业的强力崛起,最终还是使价格竞争日益激化,大批欧美企业在成本优势明显的中国、印度太阳能企业面前折戟沉沙。二是随着太阳能产品日益丰富,产品的可靠性和转换效率成为客户第一选择,部分老牌太阳能电池厂商产品更新换代慢,转换效率低,在同样产品、成本优势明显的中国、印度太阳能企业的冲击下必然面临破产。
由此不难看出,只有可靠性强、太阳能转换效率高,同时兼具成本优势的太阳能电池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就在此时,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的问世,将为成个太阳能电池业带来新的产业风暴,它就是薄膜太阳能电池。据专业机构认证,由德国Heliatek公司研发的1.1平方厘米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已经达到9.8%,创造了该领域新世界纪录。这也是该公司连续3年创造有机光伏(OPV)技术领域世界纪录。目前,Heliatek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传统非晶硅电池的转换水平。而且极为重要的一点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将比传统的太阳能电池节省50%的成本,这正是解决太阳能电池成本偏高的重要途径。
探索适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透明导电薄膜的性能优化及新材料新结构,开展以中间带材料为光吸收层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研究,既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又是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对此,国内太阳能电池行业企业应该积极展开同国家科研部门的合作研究,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尽早完成国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应用,为显著提升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振兴我国新能源产业做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