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技术前沿>正文
塑料垃圾袋变电池
来源:联合早报网 日期:2011-9-30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一公斤的塑料垃圾袋,能转化成一公斤的电池。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景,而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的精心研究成果。

国大纳米科学与纳米科技项目高级研究员谢贤宁博士(44岁)率领的团队在用了一年半时间,研发世界首个高效储能膜(high performance energy storage membrane),把塑料改装成电池。研发如纸一样薄的电池并不稀奇,但使用塑料来制成能储能导电的电池,相信是世界首创。

谢贤宁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塑料在经过化学加工后,可以储存电能并导电。他昨天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我当时就马上搁置我当时的研究,全面投入这项研究计划上。偶然的发现,如果不把握好,会稍纵即逝。”从溶解塑料,到添加化学物质,再制成储能膜只需要一天半。只要把储能膜夹在两片导电金属,充电后就可以释放电能。仅有0.01公分的储能膜能储存每小时10瓦的电能。此外,储能膜可以进行至少5000次的充电,这是可充电池的五倍。

谢贤宁透露,他已经同国家环境局联系,讨论该如何把收集到的塑料袋运往实验室,进行储能膜的制作。他说,用焚烧炉把塑料袋烧毁会从造成空气污染,若把塑料转化成电池,则可减少污染,让废物再循环。储能膜虽然已经研发而成,但要把它推上市面,仍有距离。谢贤宁指出,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探讨该如何加强储能膜保存电流的能力,减低电能流失量。

此外,要如何把储能膜组成可以方便使用的电池单位是另一大挑战。谢贤宁估计仍需要约一年的时间来调解,储能膜才能推到市面上去。目前,储能膜已经引起一些研究机构和创业资本家的注意。

谢贤宁已经获得新加坡与麻省理工学院学术联盟(Singapore-MIT Allianc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和国立研究基金会30万元的拨款。来自美国、德国和香港的创业资本家也正在探讨如何把这项研究成果商业化。英国知名科学学报《自然》(Nature)8月也在网站上,介绍谢贤宁的储能膜研究项目。谢贤宁说:“希望能尽早研发成功,帮助大家节能又环保。”

上一篇: “新概念高效太阳能电池探索”项目通过验收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