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信部关于《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起草完毕的消息刺激下,东莞锂电行业部分企业开始悄然调整或改变原有的生产计划。有专家估计,在环保风暴和《准入条件》的双重冲击下,国内将有半数以上的铅蓄电池企业将被淘汰。
东莞是中国电池业的重镇,面对行业洗牌的风雨满楼,莞企的操作思路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生死。称此次政策调整是锂电业的生死劫,更多的是针对全行业的高空发言,于具体企业而言,则意味着,应对得正确,则坐收行业整合的机会,应对错误,则将陷入难局甚至死局。
企业江湖风云变幻,行业城头的大王旗也经常性地变换,但有一个通行的标准叫胜者为王。对于在莞锂电企业而言,确保生存才有称王的机会。
解救锂电企业于倒悬的“解放军”一共有三支,一支叫资本,一支叫技术,一支叫市场扩张能力。铅蓄电池环保标准和准入标准提高,能助企业达标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资本投入和技术改造及环保投资。所谓一钱难死大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史上死于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十有七八。资本于企业不仅是救命的甘泉,也是未来扩张的法宝。一半企业的淘汰出局,势必引发企业间的快速扩张和大规模的兼并改造。谁有大的资本,谁就有快鱼吃慢鱼的本钱。
当然,技术也是决定性的因素。时下锂电业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这是短时间内难以突破的障碍。不过,环保技术和锂电技术的应用却取决于各企业的判断和选择。锂电技术方向之争由来已久,技术的选择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命运。
行业洗牌往往就是圈地运动的开始,行业洗牌并非排排坐吃果果,而是遵循强者为王,赢家通吃的市场准则。要坐到洗牌后的盛宴上,得提前做好扩张战略及策略安排,提前做好调查研究,准备好兼并名单,策划好占领目标市场的营销计划,同时,最为重要的是,要准备好“钱袋子”。无论是自备资金,还是融资安排,总之得知道钱从哪里出,钱要到哪里去,什么时候用等等。
如果能调用以上三支“解放军”,那么企业的未来就是一片光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