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电池污染颠覆新能源车“绿色光环”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日期:2011-7-25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公众眼里的新能源汽车,是从最普通的角度观察,它就是零排放与节能的代名词。但若想深一些,考虑到电动车电池的制造过程,这个层面的环保就似乎要多打几个问号了。原因很简单,现有支撑电动汽车的铅酸电池,其在国内的制造很大程度上与污染“难分家”。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2010年国内就出现6起重大铅污染事件,其污染源直接来自于铅酸电池的制造企业……不难断定,若考虑电池在制造中所造成的严重污染,纵然电动车是终端使用零排放,仍是难符合社会环保最普通的要求。
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今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年。不仅要进一步发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制造,还要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市场,可谓面临双重任务。
肩负着几年之内达到百万辆的规模以及在新能源制造方面实现赶超国际的明确目标,新能源汽车的受重视程度势必越来越高。而关乎新能源汽车“命脉”的电池,却还是处在被停滞、污染以及技术问题困扰的阶段,如果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粮草”都难以先行的话,可想而知,新能源汽车将会遇到怎样的挑战。
这就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虽是大势所趋,科学决策以及合理的监督电池制造发展,却是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重中之重。如前所述,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与普及来讲,电池所起到的作用,将是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顺畅与否的关键。
因此,只看到安装到车上的电池使用是零排放,而不考虑电池自身所具有的制造、回收等污染问题,这显然与发展新能源汽车初衷严重不符。重视新能源发展的“粮草”问题,理应像注重汽车自身一样重要。毕竟,按照现实的电池问题,很有可能会出现成也电池、败也电池的现象。解决好电池污染、制造透明以及最大程度的技术革新问题,不要让电池污染抹掉了新能源汽车身上的“绿色光环”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极为关键。
上一篇: “换电池”欲抢占电动车标准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