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厂新日光(3576)原本计划今年年中,将产能从原本的820MW(百万瓦)扩增至1.3GW(10亿瓦),但经评估,届时仍无法满足订单需求,董事长林坤禧因此宣布,明年度的扩产计划提前至今年下半年启动。
市场预估到年底的产能可达1.8GW,以此产能估算,新日光将超越茂迪(6244)、昱晶(3514),跃居台厂的“一哥”。
此外,为确保上游料源、并强化垂直整合效益,新日光也将斥资27.5亿元建置太阳能矽晶圆生产线,预估今年底产能可达300MW,而未来也将伴随电池产能的扩增而同步扩产,最终以满足自身的3成需求为目标。
新日光昨(8)日举办媒体春酒。为了因应扩产的资金需求,新日光除在去年底办理50亿元的联贷之外,也规划在上半年末发行2.5-3亿美元额度的GDR。财务长许嘉成表示,联贷的资金尚未动用,且今年初手上还有60亿元资金,加上GDR募集的部分,应足以支应。
对于外界一直质疑今年的太阳能电池市场将供过于求、及多晶矽产能大举开出2项疑虑,林坤禧再次强调,整体太阳能电池产业在去年就已经供过于求了,但很多公司还是生产线满载,主要原因就在于竞争力的不同。
他说,欧洲有些老厂用的设备效率不佳,至于日本厂的人工费用高,比不过两岸的太阳能厂,因此今年全球太阳能产业的新增产能,也多集中在两岸。
林坤禧表示,由于手中的订单仍远大于产能,因此决定将明年度的扩产计划,提前至下半年实施。
根据规划,今年年中的产能就可达1.3GW、年底达到1.8GW,远超于去年底的820MW,扩充幅度高达120%。
相较于台湾同业的扩产动作,茂迪预计今年中达到1.5GW,昱晶则在8月份达1.5GW,新日光到今年底的产能就可跃居台厂一哥。
新日光指出,由于新增的500MW产能到年底才会完成,因此对今年度的贡献不大,全年度的产出预估为1.1GW,但相较于去年的530MW大幅成长1倍以上。
在下游的垂直整合方面,新日光透过转投资永晴切入模组领域,产能50MW,主要配合客户指定需求。总经理洪传献指出,由于技术上有调整,因此产能在这2个月就会小幅提升至75M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