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很多人刚买一年的手机就被搁置换新了。不过,人们在体验科技带来的便利时,尚没有意识到手机废旧电池带来的环保问题。
3月1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名手机用户,多数人表示“旧电池在家里放着,没处理”,也有的是把它当作普通垃圾随意扔掉了。“以前手机价格高,用旧了送给乡下的亲朋好友,或者是老人都还挺喜欢。现在买部新手机也不要多少钱,便宜点儿的两三百元就能搞定,所以想送人都不太受欢迎了,只得扔在家中的抽屉里。”说起家中的旧手机无处可去,许多受访者都有同感。
而有关资料显示,手机以及相关配件无疑将成为国内增长最快的“电子垃圾”。中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手机生产和使用国度。目前,全国手机、笔记本电脑、MP3等电子产品每年淘汰的废旧电池达6000吨之多,但只有2000吨左右得到回收。含有大量镍、钴等有害物质的废旧电池,不仅浪费有色金属资源,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手机、笔记本电脑电池报废后,内部的大多数重金属元素仍以各种形式保留在电池中,其中的汞、镍、钴等金属都是严重威胁环境的物质。比如,一块手机电池含有的镉足以污染3个标准奥运会游泳池的水。除电池以外,充电器、锂电池里面的铜、铝、塑料、电解质以及其他有色金属,对地下水、土壤也有很强的污染性。
而根据国家规划,小灵通将在未来若干年内逐步退市,让出频率发展3G通信。由于小灵通终端与其他移动通讯网络无法兼容,这意味着届时超过5000万台小灵通将一下子成为电子垃圾。
“我早就知道废旧手机电池对于环境有很大的污染,可是不扔掉,也没有人来上门回收。”市民廖先生表示,自己是数码产品爱好者,尤其是手机,差不多两年就要换一个,几年下来各类手机电池、充电器积攒了一堆,虽然毫无用处可也不想随意抛弃,只好一直堆在柜子里。而在二手交易网站“站台”网上,一些网友也纷纷发帖询问如何妥善处理废旧手机,尤其是电池、耳机、充电器等配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回收旧手机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太旧的不要,白屏的不行,山寨的便宜……”在回收旧手机的一个摊点前,记者手里几款有点儿小毛病的手机频频遭到拒绝。由于现在手机功能翻新升级速度很快,老旧手机根本卖不上价,二手商贩也提高了回收门槛,目前的行情是,杂牌手机、下线手机、破旧手机几乎都找不到买家了。
“现在手机更新换代快,按理回收旧手机的买卖生意应该很好,但情况恰恰相反,有时几天都碰不到一个买二手手机的,卖二手手机的人也很有限。”一名二手手机收购商指着柜台内一堆手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前几个月回收的二手手机,一直无人问津。“像你这种手机,以前维修过,现在也不能正常使用,只能摘几个零件、挑个喇叭使用,利用价值不高。现在只收没有维修过的旧手机,这样的手机还能再卖出去,消费者也能用。再说,现在好的二手V3,也就卖一百来元。”手机店主反映,二手手机回收后主要有三个用途:对可以进行基本功能操作的手机,一般转手出售,赚取差价;不能正常使用的手机,对其部分零件进行再利用,即把有用的零件拆卸下来,用在维修手机里;而完全报废的手机,只能当废品处理。
“我早就知道废旧手机电池对于环境有很大的污染,可是不扔掉,也没有人来上门回收。”市民廖先生表示,自己是数码产品爱好者,尤其是手机,差不多两年就要换一个,几年下来各类手机电池、充电器积攒了一堆,虽然毫无用处可也不想随意抛弃,只好一直堆在柜子里。而在二手交易网站“站台”网上,一些网友也纷纷发帖询问如何妥善处理废旧手机,尤其是电池、耳机、充电器等配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回收旧手机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太旧的不要,白屏的不行,山寨的便宜……”在回收旧手机的一个摊点前,记者手里几款有点儿小毛病的手机频频遭到拒绝。由于现在手机功能翻新升级速度很快,老旧手机根本卖不上价,二手商贩也提高了回收门槛,目前的行情是,杂牌手机、下线手机、破旧手机几乎都找不到买家了。
“现在手机更新换代快,按理回收旧手机的买卖生意应该很好,但情况恰恰相反,有时几天都碰不到一个买二手手机的,卖二手手机的人也很有限。”一名二手手机收购商指着柜台内一堆手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前几个月回收的二手手机,一直无人问津。“像你这种手机,以前维修过,现在也不能正常使用,只能摘几个零件、挑个喇叭使用,利用价值不高。现在只收没有维修过的旧手机,这样的手机还能再卖出去,消费者也能用。再说,现在好的二手V3,也就卖一百来元。”手机店主反映,二手手机回收后主要有三个用途:对可以进行基本功能操作的手机,一般转手出售,赚取差价;不能正常使用的手机,对其部分零件进行再利用,即把有用的零件拆卸下来,用在维修手机里;而完全报废的手机,只能当废品处理。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国家环保部、商务部等颁布的《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明确规定,手机电池的制造商、进口商及使用手机电池产品的制造商等,都应当承担回收废旧电池的责任,并积极组建废旧电池回收系统或委托回收系统回收。但这只是技术政策,对不履行责任的单位并无任何惩罚措施,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起不到应有的防控作用。
因此,尽管不时有运营商、手机商推出手机环保计划,在营业厅或销售店设置废弃手机回收箱,回收废弃手机、电池、充电器以及其他附件以再利用。但由于这些活动回收手机大都不支付任何费用,在目前市民环保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大都沦为宣传环保理念的噱头,难以真正实现循环利用。很显然,业界推出的回收渠道,与一天比一天高涨的手机消费潮并不成正比。
采访中,有市民提议,手机回收也可像家电“以旧换新”一样推行,无偿回收难以调动市民积极性,有偿回收效果会更好。还有市民称,当下不仅不同品牌手机电池规格型号不统一,即使是同一品牌的手机,电池、充电器基本也不能混用。所以手机更换后,造成的附件浪费很严重,对环境也造成了压力。如果能在电池、充电器等方面进行统一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