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总投资131亿元的宏威(晨真)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在东部工业园南城园区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省国土资源厅、省经信委、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市领导刘志庚、李毓全、刘树基、黄双福、邓志广等出席了奠基仪式。这意味着经历了近一年的商谈和考察,宏威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最终尘埃落定。
计划建13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副市长邓志广在致辞时表示,宏威太阳能项目是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据悉,宏威太阳能电池项目是我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总投资131亿元,占地面积约1480亩。计划建设13条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度营业收入150多亿元,利税50多亿元。
“东莞市与宏威集团共建太阳能电池项目,是充分发挥政府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有力举措。” 邓志广表示,希望宏威集团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严把质量,“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今年薄膜光伏市场占有率达30%
在奠基仪式上,宏威科技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兼行政总裁范继良把昨天定格为“宏威发展史上重要的时刻”。
范继良介绍说,2007年8月宏威承接广东省平板显示装备研发项目的同时,利用真空、薄膜等共性技术,研发世界最先进的5.5代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攻克了等离子加强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激光刻膜等关键技术,顺利完成了成套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工作。
“光伏发电作为绿色新能源是世界能源未来的主力方向,特别是在日本核危机后,更得到世界的进一步重视。全球光伏市场由2007年的2.5G瓦上升到去年的16.2G瓦,3年间成长了6倍。其中,薄膜光伏的市场占有率也由3年前的12%上升到明年预计的30%。”范继良说,“硅薄膜光伏因其无污染,低能耗,低成本和每瓦发电量大等特点将成为‘明日的王道’。而宏威太阳能项目一期2条生产线预计明年中期可建成投产。”
新闻回放
电池产品转换率“国际先进”
去年5月19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带队前往宏威位于河南安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实地调查。随行陪同考察的范继良释放出“回归计划”:打算投资120亿元在东莞投资建设光伏产业园。市领导也表示了支持,并首次提出争取省光伏产业基地落户东莞。
此前,广东已初步建立起了佛山、东莞、深圳3个光伏产业集群。与其他基地不同,宏威(晨真)太阳能基地具有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先进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装备,电池产品转换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宏威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落户企石镇境内的东部工业园南城园区,该基地生产的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转换率10%-12%的高转效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预计明年中期,该项目的首期2条生产线建成投产。
高端对话
东莞抓住了“装备自主制造”龙头环节
宏威数码太阳能电池项目为什么会落户东部工业园南城园区?目前项目进展如何?宏威科技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兼行政总裁范继良昨日向记者揭开了其中奥秘。
记者:经历了将近1年的努力,宏威太阳能电池项目最终落户东莞。你觉得东莞有哪些优势吸引宏威集团的投资?
范继良:广东有完善的工业基础,而东莞作为世界制造业名城,拥有强大的配套能力。之所以选择在东莞投资,看中的正是东莞成熟的光伏产业链。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配套材料包括光伏玻璃、封装材料等,光伏发电系统的配套产品在东莞也都基本齐备,如玻璃、生产装备等,九成以上可在东莞找到,而宏威在设备制造方面有优势、有技术,加上政府服务到位,可以说,在东莞上马太阳能光伏项目,天时、地利、人和皆备,集团对项目的发展充满信心。
由于东莞抓住了“装备自主制造”的龙头环节,使我们具备了发展成为全球硅薄膜电池制造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的能力,大面积和高转效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必将成为东莞新的支柱产业。
记者:宏威(晨真)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这个“晨真”是什么意思?
范继良:“晨真”是我们公司一个系列产品的英文名字的中文译音,没有其他特别的含义。今后,我们也会把这个品牌用在宏威(晨真)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所生产的产品中。
用地揭秘
项目较原计划节约用地120亩
与此前的新闻报道不同,在太阳能电池项目奠基式上,副市长邓志广透露了此次宏威太阳能电池项目用地为“约1480亩”,与此前的报道1600亩,相差了约120亩。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惠森告诉记者,1480亩用地是该项目最新确定的用地量。
“因为现在东莞的用地比较紧张,我们也根据市里面节约用地的要求,对园区内的道路、绿化带等用地进行了更科学的规划,让用地更加科学和节约。”
不过,刘惠森透露,今后,如果该项目要扩大产能或其他建设,可能还会做一些的调整。
相关链接
太阳能光伏“一基地四园区”
据了解,《东莞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上月正式出台。
《规划》提出,我市将打造“一基地四园区”的硅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布局,即整体打造东莞硅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计划到2015年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并建设太阳能电站、屋顶发电工程等惠及市民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