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洛阳市委、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洛阳光伏产业基地建设,使洛阳市光伏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一、洛阳市光伏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作为省发改委、科技厅、信息产业厅批准命名的省级硅电子材料基地,国家科技部批准命名的国家级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洛阳市硅及光伏产业呈现出知名企业比较集中、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集聚效应日益明显的态势。
目前,已有规模以上硅及光伏企业20余家,主要有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单晶硅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昇扬硅业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等4家光伏企业,天空能源(洛阳)有限公司、洛阳晶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神佳电子陶瓷有限公司、洛玻集团龙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黎明化工研究院等7家光伏产业配套与关联企业;已形成实际产能为:工业硅3.2万吨/年、多晶硅4500吨/年、多晶铸锭2500吨/年、太阳能电池用方片1.2亿片/年、太阳能电池片170兆瓦/年、电池组件230兆瓦/年,可配套生产多晶硅芯、石英坩埚、石墨电极、大功率蓄电池等光伏产业主要消耗产品,正在研发建设银浆、铝浆、超白玻璃、封装胶膜等项目,已形成从工业硅到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光伏电池、电力电子器件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2009年,洛阳市硅及光伏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0多亿元,成为洛阳六大支柱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活力、发展前景最好的产业。硅及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洛阳的光热产业也有了可喜的起步,2009年引进了江苏太阳雨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光热利用产业基地项目。
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硅及光伏产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洛阳市通过争取项目资金、落实扶持政策、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危机,6月份以来生产形势出现了明显好转,春节期间企业也在满负荷生产,2009年全年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等产品产量比08年增长一倍多。
与此同时,洛阳市抓住项目建设成本较低的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硅及光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投资2.5亿元的上海超日年产50兆瓦电池片项目、投资1.2 亿元的中硅公司2条年产2000吨气相二氧化硅项目、投资1.6亿元的中岳实业年产600吨多晶硅扩建项目、投资2.2 亿元的万年硅业年产300吨多晶硅和投资2.2亿元的新安畅通公司一期年产300吨多晶硅等项目已竣工投产;上海超日年产100兆瓦电池片扩建项目、洛阳尚德年产240兆瓦电池片扩建项目、洛阳单晶硅一期年产1200万片硅方片项目、首龙硅业年产1000吨多晶硅浇铸项目、中硅高科年产2000吨多晶硅项目、中硅公司4条年处理8万吨四氯化硅氢化生产线、赛阳硅业有限公司年产150兆瓦电池组件等9个重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洛阳中硅公司年产10000吨多晶硅扩产项目、赛阳硅业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多晶硅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二、洛阳市培育硅及光伏产业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加大科技研发扶持力度。坚持把硅及光伏产业研发工作作为重点予以支持,保持洛阳市产业技术领先优势。2003年,洛阳市安排500万元科研资金,支持中硅高科12对棒大型高效多晶硅还原炉的开发试制,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千吨级多晶硅生产技术的突破;2009年,又安排50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支持昇扬硅业物理法多晶硅项目、世纪新源流化床法多晶硅项目的研究开发;为中硅公司争取到国家科技扶持资金83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9000万元,开展了大型高效加压还原炉技术装置、大型三氯氢硅合成及提纯装置、大型四氯化硅氢化技术的研究开发,这3个项目已列入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并于今年4月份通过科技部验收。中硅公司四氯化硅回收利用技术的攻克,使得这一国家级技术难题在我市取得突破性进展,洛阳多晶硅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品质量继续走在国内前列。
(二)出台扶持激励硅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08年2月,洛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硅及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在硅及光伏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开发、项目建设、企业经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据统计,近年来,洛阳各级财政用于支持硅及光伏产业发展资金达7000万元,有力推进了一大批项目的实施与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对多晶硅及铸锭、单晶项目电价优惠政策,增强企业成本竞争优势,经初步匡算,中硅公司、阿特斯公司等执行优惠电价后年可节省电费支出约2000万元。
(三)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硅及光伏产业集聚发展。根据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洛阳市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洛龙科技园产业集聚区、偃师高新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硅材料、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从用地指标、环境容量、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重点保障。
目前,洛阳市20多家硅光伏产业企业中有中硅高科、洛阳尚德、阿特斯光伏电力等13家企业集中在这3个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内硅及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整个产业销售收入的85%以上,实现了产业集聚式发展。
(四)通过对外招商引资、鼓励本地投资来吸引项目入驻。把硅及光伏产业项目作为全市招商引资重点,建立了《硅及光伏产业招商项目库》,发挥洛阳多晶硅生产优势,努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关联度高的项目,吸引了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台湾福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超日太阳能有限公司、江苏太阳雨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到洛阳投资,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约55亿元。同时,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本地企业投资硅及光伏产业,龙羽电力、中岳实业、闻洲瓷业、首龙集团等10多家企业投资了工业硅、多晶硅、硅片和配套产品项目。
(五)认真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加强硅及光伏产业项目谋划。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制定并出台了《硅光伏产业发展振兴规划》,针对金融危机对洛阳硅光伏产业的影响,提出了积极应对、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思路,制订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措施。重点谋划硅及光伏产业项目100个,总投资1200亿元,保证了未来3至5年内硅及光伏产业项目密集接续。预计这些项目建成达产后,洛阳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5万吨,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5000兆瓦,可新增销售收入2000亿元,利税42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