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企业新闻>正文
  从超威走出国门看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国际排名”
来源:金融界 日期:2011-2-16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近几年国内在新能源产业上的大力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瞄准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优势,纷纷在国内寻求合作。就以蓄电池行业来说,超威电池已和多家国外名企建立战略合作,成功走出国门。

据了解,日前美国通用汽车、日本铃木、印度KUSALAVA集团等多个国家的名企都已到超威考察,欲将达成合作。超威成功走出国门的事实,给国内新能源产业带来了新曙光,甚至有乐观派称,国内新能源产业已步入到国际行列,或将与美国抗衡。

这种说法也不无根据,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各国基本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虽然所有技术的拔高都要依托于原有技术,但就以蓄电池行业来说,中国无论在技术创新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相对成熟,完全有能力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并且有企业已转向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开发上。

在2010年年末召开的中美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上,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新能源几乎与世界同时起跑,发展势头良好。为此,美国新能源企业也表达了在中国内地寻求合作机遇的期望,欲与中国企业共同分享巨大的新能源市场蛋糕。

在新能源产业有着极大优势的美国都希望与中国建立合作,可见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国际地位确实提高不少。但也不能盲目乐观的认为这个行业可以与美国抗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样不容忽视。

最首当其冲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虽然已有不少企业已经通过技术改良取得了进展,但整体来说,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以铅蓄电池行业为例,美国铅蓄电池的用铅量占全美国用铅总量95%以上,而得益于健全的法规和有效的管理,铅蓄电池生产造成的铅排放仅占美国全国总排放量的1.5%,美国环保署也已从主要污染源列表中删除铅酸蓄电池制造。而在国内,还难以达到这个程度。

综上所述,国内新能源产业与过去几年相比,已经上升了一大步,并跻身于国际行列,但其存在的现实差距仍需要通过技术手段的革新来缩小。

上一篇: 德尔福蓄电池荣获售后市场“年度产品”称号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