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新能源车市场不尽人意 电池技术“拖后腿”
来源:企汇网 日期:2011-12-5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尽管我国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新能源车试点城市大力推广,但市场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瓶颈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试点工作一直在持续。今年4月,奇瑞M1纯电动车在上海正式上牌;5月,比亚迪在深圳投放20辆E6纯电动出租车;6月,东风裕隆向杭州市政府交付了3辆纯电动汽车,作为杭州市政府公务用车的示范运行车辆。

在政策导向支持纯电动车型的普及后,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纷纷加大了对纯电动车型的投入,但纯电动车型在商用车环节的普及远高于乘用车,而商务车在普及和后续问题的解决上都相对简单。而在乘用车领域,纯电动车不仅是价格和充电的问题,产品测试以及消费普及都需要较长时间。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难关还没有真正解决,续航里程还非常短,它在某些性能方面还有很多缺陷,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

此前,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如果不能突破电池续航里程的问题,新能源车型的市场化进程很难继续。对此,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余卓平对媒体表示,我国正在考虑大规模鼓励电池租赁业务,同时考虑转移支付或分期付款的模式,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如果考虑后期充电成本,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将远远高于传统汽车。

但是,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池租赁需要车型电池型号相对统一,对于强调个性与创新的汽车行业似乎并不适用。

此外,早在11月11日,科技部牵头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试点城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车辆与充电桩的配比不得低于1∶1。就此,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很快改变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现状。

上一篇: 新型锂电池两年内量产 加速纯电动汽车产业化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