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纯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全国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计划的逐步清晰,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已经开始进入实质阶段。然而,目前北京、深圳、合肥等试点城市却各自出台了不同的充电站标准,或者直接采用国外的相关标准。由于缺乏全面的统筹,已建成的电动车充电站接口普遍存在各不相同、互不通用的问题,这些因素无疑给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设置了障碍。
“标准”自做主
几年前,我国的手机行业面临一个问题,由于不同企业为自己生产的手机配置不同的充电器,导致用户遗失或者更换手机时必须重新配置充电器,造成了巨大的产能浪费。如今这一问题很可能会降临到电动汽车行业。
“围绕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电能补给方式,各汽车厂家和电力系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如快充、慢充、换电池以及适应多种方式的系统解决方案,但是不同的解决方案之间,电池、充换电设备以及相关的通信接口标准不一,互用性差。”国网能源研究所智能电网研究所所长张义斌分析称:“相关方积极投入的背后,存在着产业链条不顺带来发展无序的隐忧。”
各方立足各自的利益提出了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却缺乏全局性的协调,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极为不利。张义斌表示,究竟采用怎样的技术路线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如果这种争议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不利于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更不利国家发展电动汽车战略的实施,会使整个产业贻误发展的历史机遇。
实际上,充电插座的接口的大小、位置、规格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研发成本。而且,由于不同利益相关方基于各自利益推进的多方案试点和推广,造成市场上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并存的局面,若不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将导致整个产业发展能力受限、发展代价增加。
乱战盼“统一”
统一的充电接口是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充电站和充电桩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日本、美国、欧盟都在制定各自的充电接口,日本CHAdeMO协会(由丰田、日产、三菱、富士重工、东京电力共同发起)制定快速直流电充电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将制定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标准;欧盟也将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完成充电接口制定工作。
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与充电站接口的标准将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与国家统一的标准不符,企业将不得不更改模具和工业流程,造成巨大成本浪费,而与标准一致的企业则受益匪浅。所以在国标出现之前,几乎国企、民企、外企,甚至地方政府都在加紧出台自己的电动车技术“标准”,并想方设法将自己的标准“扶正”。
据了解,目前国家电网自行编制的充电设施相关标准指导,覆盖网络内的27个省市的充电站建设,而南方电网也编制并颁布了7项充电站技术标准。然而,张义斌表示,目前建设的充电站主要针对已有的电动汽车技术设定,但这种“充电站先行”的局面反过来也可能会对未来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带来限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应适度超前,而不是大大超前。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正开展15项充电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涉及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电能计量、充电设备技术条件、充电站安全等多个方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表示:统一标准的制定,将为电动汽车的技术、产品和市场划定规范,并为汽车企业和能源企业在电动汽车充电标准方面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画上句号。
借力“智能电网”
如果电动汽车大规模商用后无序充电,不仅将极大增加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重复投资建设,还将增加电网的建设负担,降低设备利用率,带来电网的隐患。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设智能电网似乎是唯一出路。
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指出,离开智能电网的配套建设,单纯建设充电设施无法充分发挥其系统综合效益。电动汽车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新型用电设备,具有分布广、用电负荷大的特点,同时还可作为分布式储能装置。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通过与智能电网互动,充分利用低谷时段进行充电,可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
张义斌提出,在现有电动汽车发展格局下,以充电服务为抓手,结合智能电网技术应用推广,建立健全相关充电标准,促进电动汽车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引导用户科学合理使用电动汽车,是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从这一点看,充电设施的规划远不只建充电站,还包括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与电网及其他市政设施统筹规划。否则,不但难以实现节能减排,反而可能走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