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于危难之时,崛起与强手之间”大众中国昔日掌门人范安德博士日前功成身退,在北京三里屯的大众汽车中国总部大楼里新的掌门人倪凯铭正式履新。
在大众“2018战略”正在进行的如荼如火之际,范安德博士的被“离职”,于他自己抑或于华南事业来说,无论无何还不免多少有些缺憾。而大众中国的新舵手此前的身份更引人关注,同时也透出了一丝玄机。“大众集团电动汽车业务主管”!
联想到中国国家工信部牵头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 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将达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保有量达到500万辆”的宏伟目标以及中国政府已经颁布执行的巨额补贴的诸多利好条件,就不难理解大众中国的这次换帅行为。
不然,让力挽狂澜使得大众中国事业重新蒸蒸日上的范安德博士的匆匆离去,就太过于仓促了。范安德博士自己也表示:“我认为依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大众(中国)依然还是可以进一步提升的……”
不言而喻,大众中国换帅的背后,隐藏着大众集团新的战略重心转向。由此,大众集团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事业得以加速。
在光复中国传统汽车的市场份额方面,范安德博士的确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曾经主管大众集团电动汽车业务的倪凯铭,更要在中国开创新能源汽车事业,在众多对手的围追堵截下杀开一条血路。
他比起范安德博士来说,在研发生产电动汽车领域自然要轻车熟路和得心应手得多。
早在去年开始传出的“新掌门人倪凯铭将接替范安德博士”,显然是大众集团深思熟虑的结果。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文德恩博士在正式宣布大众中国高管人事任免的新闻稿中,流露了对大众中国新领军人物倪凯铭的厚望,“倪凯铭将在中国开拓新的事业,包括业务发展和面向未来的新技术。”
而颇为巧合的是,倪凯铭8月17日首次在中国公开亮相的同一天,也是大众中国与德国环境部在北京签署《关于气候变化与电驱动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的特殊日子。
据有关媒体报道:该备忘录是此前不久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德国环境部与中国科技部签署的在新能源领域(包括电动汽车)一系列协议中的延续。在未来,中国科技部将通过大众(中国)与德国环境部签署的这份《备忘录》来“分享”大众汽车在电动车领域的相关技术。当时倪凯铭也出席了签字仪式。
根据大众中国在2010年4月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发布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电动汽车战略,大众在中国的合资工厂将在2013年~2014年间开始生产电动汽车。所以,倪凯铭来得正是时候。或者甚至说有点来晚了。
面对令人垂涎的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蛋糕,大众集团是姗姗来迟,尽管依靠范安德博士的2007年3月重拳出击的“大众汽车中国动力总成战略”慢慢树立起大众汽车“环保节能”的美誉度。
而它的竞争对手却是抢先一步。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已经与武汉市、广州市地方政府签署了推广电动汽车的合作意向书。
2010年8月底,日产汽车公司在武汉举办了“聆风”电动汽车试驾会,并示将于明年年中把该款新能源汽车的新锐产品正式投放武汉市场(今年年底“聆风”电动汽车将在全球一些市场——比如日本、美国、葡萄牙和荷兰等国率先上市)。
据悉,日产在广东的合资公司生产基地将于2012年引进“聆风”电动汽车,并使用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销售网络进行销售。
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2010年8月31日,在上海正式发布了雪佛兰VOLT电动汽车,正式定名为“沃蓝达”。并向上海世博局捐赠了两辆雪佛兰曾程型电动车Volt,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贵宾用车服务世博会。
增程型电动车的“沃蓝达”在纯电池电力驱动下,最高可连续行驶60公里。并且可以实现在行驶过程中获取的额外能量会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到电池组中,从而获得高达450公里的增程行驶效果。雪佛兰Volt沃蓝达将在2010年底正式投放美国市场,中国将会是通用汽车公司除美国以外首个该款电动车型上市的海外市场,将于2011年第四季度正式引入。
眼下竞争对手纷纷高调宣布将在华推出实现量产的电动汽车车型之时,大众集团“将在2013年~2014年间开始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的确是慢了几拍。
有关分析人士指出,通过进口方式的通用雪弗莱“沃蓝达”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售价可能高达40万人民币。在中国消费者目前不愿意为低碳、环保、节能新能源汽车大笔买单的消费习惯下,通用雪弗莱“沃蓝达”电动汽车最终搞得不好,将成为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我难达”!
如此一来,也就给大众集团“电动汽车专家”倪凯铭领导下的大众中国有条不紊地在华开拓电动汽车事业留下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和准备时间。
一贯以技术制胜的大众汽车,在分食中国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蛋糕方面,后来居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