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电池原理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10-9-2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镍氢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氢氧化镍(称氧化镍电极),负极活性物质为金属氧化物,也称贮氢合金(电极称贮氢电极),电解液为6N氢氧化钾,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池反应。
其中,M表示贮氢合金材料。
电池的开路电压为: 1.2V~1.3V、因贮氢材料和制备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过充电时,两极上的反应为:
氧化镍电极上: 4OH`- 4e — 2H2O十O2
贮氢电极上; 2H2O+O2+4e —4 OH`
电池过充电时的总反应:O
电池在设计中一般采米用负极过量的办法,氧化镍电极全充电态时产生氧气,经过扩散在负极重新化合成水,这样,既保持了电池内压的恒定,同时义使电解液浓度不致发生巨人变化。
当电池过放电时,电极反应为:
氧化镍电极上: 2H2O + 2e — H2+2OH
贮氢电极上; H2 + 2OH`-2e — 2H2O
电池过放电时的总反应: O
虽然过放电时,电池总反应的净结果为零,但要出现反极现象。由于在正极上产生的氢气会在负极上新化合,同样也保持了体系的稳定。
另外,负极活性物质氢以氢原子态能以相当高的密度吸附干贮氢合金中,在这样的电极上,吸放氢反应能平稳地进行,放电性能较镉-镍电池而言得以提高。
上一篇: 数码相机的镍氢电池 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 镍氢电池性能与技术要求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 镍氢电池原理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