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受益环节分析
来源:钱江晚报 日期:2010-7-22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一揽子扶持政策一旦出台,必将在市场再度掀起一波新能源汽车的热潮。不过仔细考察各个相关产业环节,由于所处的行业位置差异较大,不同产业链的获益程度相差颇多。记者采访的专家们大多认为,产业获益的排序基本是电池、电机、电站等零部件和配套部门最优,整车厂商次之,上游的原材料领域再次。

电池、电站最具投资价值的环节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哪个领域的"蛋糕"最大?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兴起,整车企业在内燃机时代的光芒四射正在为另外一种情况所代替,众多零部件企业希望跨过原先的门槛,成为整车制造企业的一员。分析师认为,就市场增量而言,动力电池、电机等零部件制造商最为获益,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零部件制造商或将改变现有的汽车产业格局。

业内专家称,在内燃机时代,整车企业完成的价值,大约占一辆汽车的25%,75%的成本是在零部件供应商那里。而在电动汽车时代,一辆汽车近90%的制造成本将花在零部件环节,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于车用动力电池。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投资价值的一环。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性能基本决定了整车的驾驶性能。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为核心的关键部件,由于预测锂离子电池将迅速替代镍氢电池成为主流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对动力锂电池需求拉动成为各路机构的关注重点。显然,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动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会。

"欧洲、美国、日本在传统发动机汽车上有较大优势,日本在混合动力HEV上有较大优势,而且申请了大量专利。中国在上述两种路径上均很难超过国外产业。中国选取的插电式混合PHEV、纯电动EV路线符合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目标,同时中国在电池、电机、锂资源、稀土资源上有相对竞争优势,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华创证券分析师高利认为,动力电池路线基本确定对锂电池利好。

"新能源汽车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其长期发展路线已经明确,市场需要逐渐的培育,但进度可能会超预期。在电动汽车发展中,电池受益较大,中国的负极和电解液品种已较为成熟,正极逐渐的也会成熟起来,现在主要是在解决批量生产稳定性的问题。锂电池的长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华创证券预计,2012年新能源汽车将突破10万辆,由此可带动电池行业60亿的市场,未来3年年复合增长超过50%。

另有预测数据认为,动力锂电池很可能在未来10至20年内发展成一个数千亿美元级别的全球市场,而少数优势公司将收获行业成长的大部分成果。因此,华泰联合证券的分析师姚宏光建议,对此领域公司的投资应采取"重质轻价"原则,优质公司未来在战略新兴产业竞争中较高的胜出概率所能带来的潜在成长回报,将远高于短期高估值增加的投资成本。

新能源汽车将快速拉动的另一个产业则是配套的电站建设。电网公司的充电站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国网2010年规划建设7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6000多个充电桩,加上南网的项目,年底合计将建成超过100个充电站。长城证券预计,国网公司2015年完成省会城市建设,建成4000座充电站,到2020年完成10000个充电站建设。电网公司的战略是把新能源汽车建设成电网的分布式储能和用能系统,提升电力作为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同时,基础设备的配套建设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惠及材料领域但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连带性较强的产业,除本身常规汽车相关链条外,还涉及电池、电控及相关制造原料产业。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将会给电池、电机上游的锂和稀土等原料行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不过,业内专家认为,在材料领域的技术储备仍有待提高。

据介绍,锂电池的生产又可拆分为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4个子行业,这些材料分别占锂电池成本的40%至46%、10%至14%、5%至11%和5%至15%。其中,隔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70%以上。隔膜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及安全性能等特性,目前国内尚无公司能够生产,包括比亚迪在内都需要进口。目前,生产小型锂电池隔膜的佛塑股份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隔膜技术的研发任务。

电解液号称锂电池的"血液",江苏国泰是国内生产电解液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正在研发被国外垄断的六氟磷酸锂项目的合成技术。六氟磷酸锂是生产电解液的重要电解质,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目前主要依赖进口。由于生产技术难度非常高,在国际上由东电化学工业、森田化学等几家日本企业垄断。国内还有金光高科有限公司、天津化工设计研究院、山东肥城市兴泰、天津金牛等企业能生产,但产能较少,品质与国外有很大差距。

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领域,国内企业的相对市场占有程度较高。不过,在正级材料企业中,大多数生产钴酸锂、锰酸锂等,真正生产磷酸铁锂的厂家有限。在上市公司中仅有杉杉股份一家掌握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在负极材料中,主要是改性石墨,技术门槛不高,并且在磷酸铁锂电芯成本中占比仅5%左右。行业内胜出的企业主要靠规模,上市公司相关的企业主要是中国宝安旗下的深圳贝特瑞和杉杉股份旗下的上海杉杉。

从资源稀缺、技术壁垒、产业链控制等角度选择锂电投资机会。其一,重要矿产资源需求猛增后稀缺价值凸显,资源类公司受益,如锂矿、镍钴矿等,A股重点上市公司有西藏矿业、吉恩镍业、天齐锂业(拟上市);其二,选择生产技术壁垒与资质要求高的锂电关键材料厂商,如正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重点公司有杉杉股份、当升科技、江苏国泰、多氟多、佛塑股份等。

在全球倡导新能源、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稀土作为下游材料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到2009年,新兴领域稀土需求在国内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55.2%。再加上本轮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催生,想必稀土将愈发稀缺。

汽车:新能源驶入快车道 锂电池产业链马力最足

未来应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实际运营情况、行业技术标准化问题以及商业模式探索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哪一段最有"油水"

市场期待已久的一场春雨终于下了。此前一直在为此努力的企业吃下了一个定心丸,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最大的产业之一,是关联性最大也最有前景的行业。新能源汽车正处于起步阶段,竞争激烈,有就是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企业值得关注,整个产业链可以分为三大段,分别是整车企业、动力系统企业、上游原材料企业。

对投资者而言,则要多一点研究,不能见有新能源汽车概念的个股就买。国信证券资深分析师林松立建议,不妨学学创投公司,从创投的角度来看整个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利润率最高的是隔膜、正极材料、电池,而整车的利润是最低的。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投资价值的一环。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性能基本决定了整车的驾驶性能,电池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环节。对于车用动力电池,目前来看,多数机构均判断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辅以铅酸/碳电池,而镍氢电池由于低性价比必将成为一个过渡产品而逐步淘汰。

正极材料、电解液及隔膜是动力电池的三个投资方向。在动力电池中,正极材料、电解液及隔膜分别占据了成本的约50%、15%及20%,构成了动力电池的核心零部件。

目前锂电池最大问题在于成品率低、电池一致性差,国内还面临隔膜、六氟磷酸锂等关键原材料需要进口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其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从电池部件的附加值排序,隔膜>电解液>正极>负极。

锂电池上游。无论锂电池最终采用何种技术路线(正极材料的解决方案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是最理想的材料),都会对碳酸锂带来巨大需求。推荐拥有丰富碳酸锂资源的西藏矿业。

充电设备。虽然目前建充电站尚无利可图,但由于看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获批土地带来的综合收益,大型央企纷纷开始充电站"圈地运动",充电设备商将受益于投资的加速。推荐具有先发优势,在国内最大的直流操作电源制造商奥特迅。

整车行业未来看点。政府的扶持将加速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目前相关规范补贴政策正在积极制定当中,当政策明确、标准统一之后,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广阔的前景,整车行业将成为未来看点。值得关注的整车上市公司有: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福田汽车和东安动力。

 

上一篇: 天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星群”增强发展后劲 下一篇:  车企的新能源之路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