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2日,市长助理赵惟拜会了在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简水生。三位院士均表示非常看好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从不同角度为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出谋划策。
杨裕生院士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主体应该是纯电动汽车。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既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措施,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锂离子动力电池就好比是中东的石油!”杨裕生说,“电动汽车的关键是锂离子动力电池,而电池的关键是成本和安全性。建议尽快制定锂离子电池模块和电动汽车主要元器件国家标准,建议国家加大投入设立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专项。”
“江西的太阳能资源在华东地区是最好的,锂电池与太阳能的结合,将是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何祚庥表示,“现在可以考虑先上储能电池项目,再上动力电池项目。因为储能电池可以夜间使用,这样就解决了太阳能只能白天用电的问题。”
何祚庥院士分析说,太阳能在江西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考虑上电网,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向农村小型电源的方向发展。他认为,产品的初级加工应该放在农村,如果未来产业结构朝这个方向调整,那么农村的耗能会大大增加,以储能电池为基础的太阳能将大有用武之地。
“宜春锂电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势头不错,我一定会去看一看!”何祚庥欣然接受了宜春发出的邀请,决定到宜春实地调研,考察锂电新能源产业。
简水生院士一直关注故乡的发展。据他测算,仅樟树市的地下盐矿,锂储量就高达 3000万吨。这远远超过此前美国和日本科学家的预估。他认为,因为缺少大功率的储能电池,光有太阳能和风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只有研制出储能大、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价格便宜的储能电池,锂电新能源汽车才可能获得大发展的机会。“只要储能电池的问题解决,太阳能的成本可比现在降低 10倍。”简水生说:“我认为锂电产业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关键是要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据悉,他正率领科研团队进行太阳能储能电池的研发,预计年内将会获得突破。
相关链接
杨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核武器放射化学分析诊断研究奠基人、核试验技术与储能材料专家,也是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的规划起草专家之一,曾作为专家组组长论证通过《宜春市锂电产业规划》。
何祚庥:中国科学院院士,早年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近年一直关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简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光通信和材料专家,江西籍,近年来对新能源产业倾注了很多心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