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专家:电动汽车电池六大难题待解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日期:2010-4-21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电动汽车要更加广泛地推广应用,其最主要的困难在于高性能动力源技术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现有电池产品难以满足汽车对寿命、动力性能等的要求。

目前,动力电池产品普遍面临以下问题:

电池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目前中小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已经非常成功,但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而电池容量愈大,其一旦失控所造成的危害就愈大。

电池容量有限,未能实现突破。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一般为100 km~300 km,并且这还需要保持适当的行驶速度及具有良好的电池调节系统才能得到保证,而绝大多数电动汽车一般行驶环境下续驶里程只有50 km~100 km。
 
电池循环寿命短。普通蓄电池 充放电次数仅为300~400次,即使性能良好的蓄电池充放电次数也不过700~900次,按每年充放电200次计算,一个蓄电池的寿命最多为4年,与燃油汽车的寿命相比太短。

电池质量和尺寸制约。现有电动汽车电池的外体积一般要达到550 L。当把这么大体积的电池用于家庭轿车上时,就必然要挤占轿车的行李厢空间。现有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都不能在储存足够能量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尺寸和质量。

电池价格昂贵。电动汽车蓄电池的价格约为100美元/kwh,有的甚至高达350美元/kwh,成本太高,用户难以承受。

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目前使用的动力电池主要为铅酸 动力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原料从开采到生产,再到废弃后的处理,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除了上述六大难题,电动汽车电池还面临产业化大考。在国内,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广州市鹏辉电池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东莞ATL(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台湾必翔 公司等都成功地开发了一些小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但是大容量、高功率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工艺开发还未成功。

总体来看,动力电池发展前景良好,但目前市场化仍然偏低,离真正产业化尚需时日。而且,动力电池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还要经受产业规模化、大比例研发投入和国外巨头挤压的考验。

上一篇: 跨国设备商的薄膜陷阱 下一篇:  《口袋妖怪》主题碱性电池发售确定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