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电池成本降至7000元/千瓦 氢能源汽车产业化时机成熟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日期:2010-4-13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在国内外汽车厂商纷纷推出纯电动汽车量产时间表时,一份秘密文件揭开了跨国车企在该产业上的布局。

3月初,一份由多家跨国汽车巨头董事长联合签署的《共同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备忘录》出现在了公众眼前,签署备忘录的包括戴姆勒、福特、通用(欧宝)、本田、丰田、现代-起亚和雷诺-日产等7家跨国汽车集团和联盟。这意味着在推动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时,跨国车企已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达成一定共识。

而在中国,业界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呼声也渐高。4月9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廖世军教授在2010中国电池技术创新(上海)论坛上表示,目前氢燃料电池实验室成本是每千瓦7000元,“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满足产业化要求。”

从9000美元到7000元人民币

目前,氢燃料电池已经规模性地进入欧洲和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家庭,被用于热水系统和备电等领域,总体市场年增长30%,但由于制造成本、耐久性和稳定性,以及氢燃料供给系统方面的难题,氢燃料电池在汽车产业上的推广并不顺利。

在电池技术创新论坛间隙,廖世军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华南理工对氢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前两个难点均有突破,目前氢燃料电池实验室成本是每千瓦7000元,成本大大降低,电池寿命也大为提高,可基本满足商业化运作。”

早些年,有国外研究机构表示其氢燃料电池每千瓦成本为9000美元,使用寿命为1200个小时,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门槛最高的新能源汽车。

“当时国外研究机构说氢燃料电池成本每千瓦是9000美元,我们就想成本能做到9000元人民币,效果就不一样了。”廖世军回忆当初上马研究项目的情景。据他透露,目前华南理工设计出的一台12千瓦的氢燃料电池,已经可以无间断运行8小时,寿命达到3000个小时。

廖世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汽车时速达到80公里需要的功率是35千瓦,做一个40千瓦的燃料电池实验室成本是28万元,加上政府补贴,市场应该很大。”

产业化并非遥不可及?

据透露,中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早有涉猎。

2000年,科技部投资8.8亿元对纯电动汽车进行立项,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

2001年,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所副院长马紫峰主持了上海交通大学、泛亚集团以及两家投资机构的四方条约签订,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制造出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续航能力达到300公里。

2006年,“863”计划对研究课题重新定位,从“电动汽车”研究转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课题研究,研究的方向正式指向节能环保和替代能源。

“氢能源符合多项要求,它是一种新替代能源,燃料电池能量利用率达到80%以上,排放标准是零排放,而纯电动汽车使用的还是电,电网中的电又多以煤电为主”,马紫峰表示,氢能源一直被认为是真正的清洁能源。

对于时下新能源汽车中的替代燃料汽车、纯电动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电动车等诸多类别,马紫峰认为,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是暂时解决方案,氢燃料电池汽车则是新能源最佳解决方案,氢就是代替石油的“新油田”。

对于氢燃料产业化时机是否到来,马紫峰举出一个案例,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向国家申请1500万经费研究氢燃料电池客车,但实际造价只有经费的四分之一。“这辆客车功率输出和耐久性都很好,由此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并不是遥不可及。”

有关消息显示,发改委拟出台政策对家庭第二辆汽车开征重税,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政府有可能高额补贴氢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车最高可能补贴50万元。

上一篇: 光伏新产品双玻璃太阳能电池板试制成功 下一篇:  友达计划铺设30MWp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