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技术前沿>正文
新型手机供电技术被开发 充电器或可"下岗"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10-3-24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诺基亚公司日前在美国为该公司一款能够自我充电的手机申请了专利。这款手机通过压电晶体,可将手机持有者运动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供手机电池使用。 

 诺基亚表示,这种概念可以应用到任何手持的电子设备,例如音乐播放器、医疗设备或者游戏机,让这些设备不再需要电池和充电器。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诺基亚的新“玩意”使用压电晶体来工作,压电晶体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物质,当受到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产生不同的电荷。比如,安装在麦克风上的压电晶片会把声音的振动转变为电流的变化。

在过去,制造一个能够被广泛应用在诸如手机等手持设备上的高效的压电晶体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制造压电晶体需要很高的温度,而这种温度将会破坏大部分物质,比如塑料或者橡胶等。但是,最近,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使压电晶体能够被“印刷”在一种柔软的类似于橡胶的材料上,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很容易地被用于可携带式设备。

研究人员表示,人体是一个活生生的“发电机”,例如,当一个人在街道上急速行走时,可能会制造约70瓦特的能量,足以点亮一个灯泡甚至打开电脑显示屏,因此,可以大大开发人体运动的供能潜能。普林斯顿的科学家在《纳米快报》杂志上称,最好是将他们研发的能够存储在一个柔性物质上的压电晶体放在鞋子中。他们认为,人体运动产生的能量足以给一个iPod充电。

诺基亚就在自己的手机中运用到了普林斯顿研发人员的这项技术。他们在手机中内置了一个质量较重的导轨,在导轨的两端放置压电晶体片,日常使用手机时,人们的运动会让手机较重的部件比如手机天线等挤压导轨上的压电晶体,让压电晶体产生电流,这种方法制造的能量将给电容器充电,而电容器将给电池充电,使得电池一直处于饱满状态。

上一篇: 手机不用电池 转一转就有电 下一篇:  新能源发电机联姻“低碳科技”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