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骤雨,低温冰冻,三月开头的整一周,几乎天天延续这样的恶劣天气。
“不是说全球在变暖吗,怎么三月小阳春反倒成了传说?”和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见面寒暄时聊起当下的反常气候,他说:“气候变暖其实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迫使地球以极端的方式来释放能量。”
张天任并非气象专家,但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一直视气候变暖的祸主——碳排放为对手。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落幕和全国“两会”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在马达轰鸣声中难以自拔的大都市正在改变,电动自行车在低碳时代又重新与流行和时尚找到了交集,有电动车蓄电池“一哥”之称的张天任价值曲线也一路飙升。
在旁人眼里,张天任拥有一个“绿色动力帝国”。他做的电池,与时下最流行的新能源战略紧密相联,他的企业,拥有国家创新专利100多项;特别是去年投资18亿元的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建,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业内人士评价,该产业园的建设,吹响了中国蓄电池产业向“低碳时代”进军的“集结号”。
……
1个月前走上2009年十大“风云浙商”的领奖台时,个子不高、长着一张苹果般圆脸的湖州人张天任就向世人宣布过他的“天之大任”:一是加快新型动力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世界领先的环保动力能源新型供应商;二是让未来的电池能量更大,重量更轻,寿命更长,让“低碳”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
胜在瞄准低碳起步
“去年1至6月份“天能”电池销量同比出现负增长,今年元月份,天能电池终端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而低碳环保产品的创新优势是主导因素。”
这条出现在“天能”账簿上的V形反转曲线,让张天任无比感慨。在去年的金融风暴中,“天能”也受到了一次极大的洗礼,一边是销售出现赤字,一边是不裁员不减薪坚定不移地“烧钱”做研发,最终去年下半年上市的“天能”新一代20AH硅胶电池保持其上市以来的领跑地位,成为“天能”电池的“绩优股”。
反败为胜,张天任认为是借着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东风,尝到了动力电池等低碳产品持续热销的甜头。实际上,走低碳之路一直是“天能”发展的不二法宝,其最早起步于1998年。
张天任第一次推动新能源,是在1998年,“天能”从满街头冒着黑烟的摩托车上,从电力、石油潜在的能源危机上,意识到国内兴起的“以电代油”的电动车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历经两年研制出的新一代电动助力车专用蓄电池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使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寿命增加了1至2倍,体现了当时中国电动车蓄电池的最高水平。
随后,“天能”果断停产仍有一定利润空间的其他蓄电池,全力转产电动车蓄电池,并连续两届被中国电动自行车里程大赛选为唯一指定用产品,企业经济效益当年就实现大翻身。
2001年,“天能”成功将纳米硅基氧化物应用于蓄电池,再一次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9年,“天能”新一代20AH硅胶电池成功上市,成为当今我国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最先进的低碳产品。
沿着低碳之路发展,并借助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天能”集团在区域经济中率先崛起,2003年之后,电动车蓄电池销量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递增,最高时曾一度占有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奠定了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赢在循着低碳转型
“如果你要问,危机下电池产业何去何从?我想说,一个正在出现的新赛点值得期待。伴随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将炙手可热。”尽管已经稳稳坐上国内电动车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交椅,但“天能”一直在积极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率先进军新能源行业。
“没有排气管,没有发动机的噪音,没有油箱,一辆纯电动轿车一年能比燃油车节省5000元用车成本。”正如十年前看好电动自行车一样,这一次,张天任又涉足到一个新领域,且是一如既往的大手笔。据悉,“天能”已在江苏省预留两条生产线,供应电动汽车使用的铅酸动力电池,产值估计约3亿元。张天任砸下“重金”,看好的就是电动汽车低碳环保的前景。眼下,“天能”已在业内率先获得电动汽车电池“准生证”。与奇瑞、上汽等国内著名电动汽车厂家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并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电动汽车专用电池。
循着低碳转型的主旨,“天能”这些年先后开发生产了电动自行车电池、镍氢和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牵引电池、邮电通讯和电力系统用备用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等六大系列上千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能源新产品,开发国家级重点新产品6项,创新国家专利106项、省级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100余项,同时承担国家级火炬、星火计划项目7项。
志在绿色能源驱动世界
从最初的5000元起步,把企业资本累积到20多亿元,在香港主板上市, 20多年的时间里,张天任用一个又一个传奇,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而去年6月份他的一个创举又引起了旁人的侧目。
背景是金融危机下,事件是投资18亿元的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工,业内人士的注解为:这是张天任凭借其过人的胆识和资本经营的能力与智慧,同金融风暴的一次“掰腕”。
不管别人怎么惊叹,张天任有他的算盘,项目完成后,可年产600万KVAh的绿色动力能源。同时,立足环境保护,采用无害化回收处理废铅酸电池,每年可将15万吨废旧电池变成10万吨可被循环利用的再生铅。届时,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将成为全国动力、储能蓄电池生产和铅酸电池循环利用的重要基地之一。
“绿色能源驱动世界”,就是这么一个“天之大任”,让张天任不断开拓低碳发展轨迹,疾进前行。而他呼吁的绿色经济,不仅是一种生态循环,也是一种财富接力,据了解,仅一个建成后的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就可吸纳劳动力4000余人。
(编辑全球电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