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大力发展新能源 提高天然气比重
来源:中国证券网 日期:2010-2-3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在2日举行的“中国经济新春论坛”上,与会的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系副部长强世功、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梁猛、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等热议低碳经济,他们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我国应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中国证券报:低碳经济已风行全球,对我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韩晓平:低碳意味着减少碳的排放,要求人们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对于中国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否则且不说碳排放量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如何获取这些能源都是大难题。

强世功:在倡导低碳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引入一些新技术,典型的就是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技术。

中国证券报:“低碳”概念与我国产业经济结合的情况如何?如何将“低碳”思路加速落实?

梁猛:目前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可以看做低碳与产业经济的结合,但除了核电之外,风电和光伏发电都存在并网瓶颈的问题,这需要智能电网的同步发展予以解决。同时,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依旧高于传统能源发电。此外,光伏发电在产业链中仍存在高能耗的问题。因此,整体看来,“低碳”的程度还不够。

韩晓平:我国的能源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能源储存和开发利用上,煤炭占很大比重,天然气占比较少。未来除了将新能源作为长期发展目标之外,还应增加天然气的使用比重,降低煤炭的使用比重,这在新能源发电比例尚不够高的“过渡期”内,能够更大程度上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报:低碳概念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企业发展?

熊焰: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将引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包括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技术的进步同时将改变经济结构和行业评价标准。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一个经营正常的企业突然间关门,原因就是其碳排放量超标了,低碳标准最终将形成第三方共识,以影响行业评价标准的形式,影响具体企业的经营和生存。

(编辑全球电池网)

上一篇: 后哥本哈根时期 新能源子行业投资机会频现 下一篇:  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之争落子何处?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