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国产氯碱用离子膜成功下线
来源:中国化工报 日期:2010-2-24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近日记者从山东东岳集团欣喜地获悉,经过8年攻关和产业化工程研究,东岳氯碱用离子膜产业化装置成功试车,工业用离子膜顺利下线。此举意味着国外在该领域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垄断终于被打破,我国氯碱行业从此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据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介绍,根据用途不同,离子膜分为氯碱离子膜、燃料电池膜、钒电池膜、盐酸电解膜、特种电解水膜等多种离子膜。目前东岳正按照其科研计划进行一系列全氟离子膜功能的研发。

全氟离子膜是我国氯碱工业和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被称为“化工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全氟离子膜不仅是离子膜法制碱的电解关键材料,也是未来新能源利用的关键材料,谁摘得了它,谁就能在新能源时代掌握战略制高点。如今东岳集团终于站在了这一制高点上。

此前全氟离子膜一直为美、日两国垄断,我国所用的全氟离子膜全靠进口,市场价每吨1000多万元,全氟离子膜已成为阻碍我国氯碱工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技术瓶颈。为此,我国先后将其列入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计划。2004年1月,在东岳离子膜攻关项目初步取得突破后,科技部紧急启动国家 “863“计划对其重点扶持。经过两年的科技攻关,该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一系列关键技术得到验收专家的高度评价。

然而,从掌握核心技术到实现产业化是一道难迈的坎。国家为此又启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首先支持氯碱用离子膜的产业化。山东省也将东岳离子膜项目确定为全省高新技术“一号工程”,举全省之力扶持其产业化。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东岳集团整合科技和人才资源,最终实现了离子膜的产业化试车,工业用离子膜成功下线。

另据记者了解,在当前国际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研制能够取代石油、天然气的新能源,氢能已经被视为今后取代石油、天然气成为汽车动力的最理想能源。此前东岳已研发成功的燃料电池膜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编辑全球电池网)

上一篇: 新能源开拓蓝海"山寨电动车"也有可取之处 下一篇:  Burgman公司在伦敦展出新款零排放燃料电池摩托车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