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网站消息得,国内使用最多的工业电池为铅蓄电池,铅占蓄电池总成本50%以上,主要采用火法、湿法冶金工艺以及固相电解还原技术。外壳为塑料,可以再生,基本实现无二次污染。
小型二次电池目前使用较多的有镍镉、镍氢和锂离子电池,镍镉电池中的镉是环保严格控制的重金属元素之一,锂离子电池中的有机电解质,镍镉、镍氢电池中的碱和制造电池的辅助材料铜等重金属,都构成对环境的污染。小型二次电池目前国内的使用总量只有几亿只,且大多数体积较小,废电池利用价值较低,加上使用分散,绝大部分作生活垃圾处理,其回收存在着成本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再生利用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
民用干电池是目前使用量最大、也是最分散的电池产品,国内年消费80亿只。主要有锌锰和碱性锌锰两大系列,还有少量的锌银、锂电池等品种。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一般都使用汞或汞的化合物作缓蚀剂,汞和汞的化合物是剧毒物质。废电池作为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时,废电池中的Hg、Cd、Pb、Zn等重金属一部分在高温下排人大气,一部分成为灰渣,产生二次污染。
国际废旧电池处理方式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废旧电池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
1.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
废电池一般都运往专门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场,但这种做法不仅花费太大而且还造成浪费,
因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质。
2.回收利用
(1)“热处理”
瑞士有两家专门加工利用旧电池的工厂,巴特列克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将旧电池磨碎后送往炉内加热,这时可提取挥发出的汞,温度更高时锌也蒸发,它同样是贵重金属。铁和锰熔合后成为炼钢所需的锰铁合金。该工厂一年可加工2000吨废电池,可获得780吨锰铁合金,400吨锌合金及3吨汞。另一家工厂则是直接从电池中提取铁元素,并将氧化锰、氧化锌、氧化铜和氧化镍等金属混合物作为金属废料直接处理。不过,热处理的方法花费较高,瑞士还规定向每位电池购买者收取少量废电池加工专用费。
(2)“湿处理”
马格德堡近郊区正在兴建一个“湿处理”装置,在这里除铅蓄电池外,各类电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原料比热处理方法纯净,因此在市场上售价更高,而且电池中包含的各种物质有95%都能提取出来。湿处理可省去分拣环节(因为分拣是手工操作,会增加成本)。马格德堡这套装置年加工能力可达7500吨,其成本虽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贵重原料不致丢弃,也不会污染环境。
(3)“真空热处理法”
德国阿尔特公司研制的真空热处理法还要便宜,不过这首先需要在废电池中分拣出镍镉电池,废电池在真空中加热,其中汞迅速蒸发,即可将其回收,然后将剩余原料磨碎,用磁体提取金属铁,再从余下粉末中提取镍和锰。
国内废旧电池处理方式
目前,我国对废旧干电池的处理方式主要有4种,分别是人工分选、干法、湿法和干湿法处理。
(1)“人工分选回收利用法”
就是将回收的废旧干电池,通过人工拆分出碳棒、铜、帽、锌皮以及各种残留物,并分类用相应的方法予以处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使用的劳动力多,经济效益差。
(2)“干法”
干法,也可以叫烟法或火法,就是对废旧干电池分类筛选、破碎后,在600~800摄氏度的焙烧炉中焙烧,将排出的气体冷凝后提取汞,再将焙烧剩余物放入回转窑,在1100~1300摄氏度下低烧,从烟气中回收氧化锌,从残渣中回收锰和铁。运用此法,一般冶炼厂无须增加设备和劳动力,就可回收干电池中的汞和锌。
(3)“湿法”
就是将干电池分类破碎后,置于浸取槽中,加入稀硫酸进行浸取,再经过过滤,从滤液中提取金属锌,滤渣分离出铜帽铁皮后,再从剩余滤渣中进一步提取锰。
(4)“干湿法”
就是将干法和湿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先用焙烧的方法回收锌,再用浸取和电积的方法回收锰和锌。运用此法,回收效果较好,但工序复杂,成本也较高。
不过,现在我国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者找到不同于国外火法处理的新方法,能够采用湿法工艺流程能充分对废干电池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高了废旧电池的利用率。此方法可回收废旧电池中82.5%的有用成分,其中锌的总回收率达到83.54%,二氧化锰的总回收率为81.91%, 含汞废渣可送专门工厂处理,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CECO北京中宜环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废旧电池处理技术”。该技术采用卧式焙烧炉技术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首先对废旧电池进行破碎处理,然后再对各种物质分别进行回收处理。整套技术日处理50T系统,设备全部达到国产化,大大节约了成本投入。采用计算机网络控制,利用系统功能模块数据传输技术对破碎后废旧电池进行分拣分类。将锌、锰、银、镍、汞、镉和铁等金属物质提取回收、炉渣还可以用来制作建筑材料,对不能利用的物质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一改以前的工序繁复、工艺流程长、处理成本高的缺憾,从而实现了废旧电池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安定化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