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电池知识>正文
使用,选购手机要谨慎 手机电池合格率仅25%
来源: 通信信息报 日期:2010-12-17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2010年国内手机市场再次“回暖”,手机电池也迎来新的增长时期。然而良莠不齐,假冒伪劣充斥市场成为电池市场发展的大患。据抽检数据显示,流通领域电池合格率竟然只有25%。假冒伪劣电池的生产已经形成产业链,而用户的侥幸心理为这一黑色产业提供了生存的氧气。如何避免电池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手机应用体验?一方面需要厂商需要研发新品,另一方面则要靠使用者丰富相关知识,规范使用。

增长迎高峰质量存隐忧

2010年国内手机市场再次“回暖”,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拉动,中国手机市场在未来两三年内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作为手机重要配套组件的手机电池,也将乘着这股东风迎接新的增长点。

然后可喜的市场预期之下,手机电池的质量问题却成为产业高速增长的肘腋之患。因扩大市场而导致的品质良莠不齐,假冒伪劣充斥流通领域的问题近年来屡屡刺激消费者的神经。山寨当道,“炸弹”横行,假冒伪劣,消费者的信心在不断刺激之下正在逐渐衰退。

据日前消息,今年第三季度国家质检总局抽查76种手机锂电池,合格率达89.47%。厂家抽检合格率86%,但最贴近消费者的流通领域抽查合格率却只有25%!据消费者反映,目前市场上的手机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虚假夸大电池性能,使用寿命短,安全性令人担忧等。不但是山寨电池,一些所谓的“原装”电池和定制电池也存在质量问题。

手机变手雷伪劣太坑人

近年来,手机电池得到了一个新绰号——“手雷”。手中的电话屡屡变身炸弹伤人害命让消费者的信心大受动摇。究其原因,质量隐患严重的假冒伪劣产品,设计有缺陷的“山寨货”是罪魁祸首。

假冒伪劣产品中,“换芯”电池是最为常见的。无良商家用废旧电芯以次充好,一般电池寿命可达300500个循环,而“换芯”之后的电池用几十次就会损耗完毕。

另一种“换芯”则不太相同。据专家介绍,电芯泄气阀装置是手机电池内的一个安全设计,可调整电池内压力,充分、及时释放过载排放的化学气体,从而防止电池爆炸。而大多山寨手机电池和假冒伪劣产品因为技术无法实现或为降低成本只是在电池的外套处做了一个“伪装设计”,根本无法起到真正的保全作用。

在这些问题电池背后,是一条不良商家构建的“黑色产业链”。据有关方面调查得知,如果在不考虑其安全性的情况下、制造一块儿具备最基本放电、充电、蓄电功能的手机电池,其成本仅为5—7元人民币。而这样的电池在市场上能够卖到20至50元。正是由于暴利的存在,危害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手雷”才如此泛滥。

手机电池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不但需要过硬的质量,同时需要厂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供更加安全,性能更好的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也需要掌握一些手机电池的相关知识,才能避免“炸弹”出现在身边。

技术待突破使用须规范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厂商们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精彩的移动终端体验,而与此同时,手机电池在技术革新的道路上则稍显落后。诺基亚研究中心负责人亨利﹖特里表示,目前应用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的电池,其容量已经难有质的突破,只能采用“体积换容量”的策略来提高待机时间。因而,市场上容量超大的山寨电池往往是虚标高数据,或是设计存在安全隐患的潜在“炸弹”。

为了满足需求不断膨胀的手机应用,寻找锂电池的代替品势在必行。目前业内普遍看好的是新型燃料电池。所谓燃料电池,是一种使用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力的装置,其中最常见的是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这种电池依靠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给手机等终端供电,方便且能够提供更大的容量以支持长时间续航。但由于技术过于复杂、成本过高,在过去几年中众多厂商随然都展示过产品,进入普及商用仍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据调查显示,多数的手机电池安全事故都是在手机充电的过程中发生的。消费者在使用手机电池,特别是充电时应该按规范使用。

首先,手机不应长时间充电,长时间充电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过度反应,压力过大引起事故;第二,手机在充电时,接听来电会有潜在的危险。此外,手机在收讯较差条件下为保证通话质量,会加强手机的电磁波发射强度。当信号满格与只剩一格时相比,发射强度竟然相差1000倍以上。

另外,专家还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低价格,大容量的山寨电池,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适配手机型号的,正规厂家生产的电池。生产时间超过一年的电池寿命将受影响,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

上一篇: 铅蓄电池 “黑色能源”还是“绿色能源”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