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亚运媒体村的电池“的士”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期:2010-11-15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你好,去新闻中心。” 住在媒体村,记者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就是电瓶“的士”--只要一招手,“的士”就会停下,带你去村内要去的地方。

电瓶“的士”有点像加了顶棚而又不带门的敞篷车。由于媒体村面积较大,不少楼房离主新闻中心、餐厅、媒体班车发车点以及地铁较远,摄影和摄像记者器材又很重,这样的“的士”便成为大家出行的重要选择。

一位张姓司机介绍,媒体村内每栋楼都有一个固定的停靠站,但他们基本是随时停车,带大家去媒体村内想去的任何地方。只需等上一分钟,运气好的话出门就能碰到。小张说,媒体村就有20余辆这样的车,司机有100多人。媒体、运动员和技术官员三个村子,有近百辆这样“的士”,司机有300多人。

据小张介绍,司机开这种车均通过了严格的驾照考试,而且根据规定,媒体村内每小时不能超过20公里,而实际这种电瓶车最高时速能到80公里每小时。电瓶车驾驶员实行“三班倒”:7时到15时;15时到23时;23时到次日7时。根据使用情况,车子每天至少要充一次电,充电有固定的地点。

小李今年上大三,是“司机班”里的老人了,村里其他开车的很多人都是大一新生。他说,能争取到志愿者的名额很不容易,培训那会儿,每天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往返于学校和亚运城之间,“当完乘客当司机,每天都和车打交道。”入村半个多月了,小李对自己的工作已熟能生巧,不过还是会有困难的时候:“夜班太难受了,一晚都不能合眼。前两天媒体村正值入住 高峰,每天都有晚上入住的记者和工作人员,连续上夜班。”

昨晚,记者坐进“的士”,一曲悠扬舒缓的流行歌飘进耳鼓,司机介绍,这种电瓶“的士”设计很人性化,可以插MP3,否者司机会很无聊,尤其是晚班。

 

上一篇: 晶龙扩建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