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行业新闻>正文
世博会的太阳能示范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期:2010-1-16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21世纪经济报道1月16日讯 1月14日,无锡尚德宣布其承建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和中国馆3.12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完工,并成功并网为上海供电。

此前的2009年12月25日, 航天机电(行情 股吧)也宣布附着于世博中心的光伏兆瓦级电站建成。“世博中心已达到并网条件,很快将并网。”1月15日,航天机电总经理左跃告诉记者。

至此,上海世博园区的三个主要场馆——世博中心、世博会主题馆、中国馆——都已经完成了太阳能项目的安装实施,总装机容量超过4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400万千瓦时,基本能满足上述场馆自身的用电需求。

“现在已经开始发电了,不过最终的上网电价还没确定。”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总体规划设计单位、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赵欣侃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太阳能应用有一次性补贴和光伏上网电价两种补贴形式,世博会太阳能项目采用的是后者。知情人士预计,该项目最终的上网价格会在每度电2元左右,“价格在2.5元会比较容易收回成本”。

不过,在赵欣侃看来,世博园区太阳能项目最大的意义不是在于其作为商业项目是否能快速盈利,而是在于它作为样板工程给光伏产业在国内市场发展所带来的示范作用。

中国的光伏产业由于上游原材料和下游应用“两头在外”的局面,一直缺乏国内的市场应用。赵欣侃认为,世博馆的示范作用或许能进一步带动太阳能在国内的应用市场,“除了常规的地面电站,大型公共建筑的太阳能项目会是未来国内市场的最大增长点”。

太阳能走进世博会

据记者了解,光伏项目根据不同应用类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地面电站、太阳能屋顶和建筑一体化。从具体实施来看,建筑一体化项目的难度和成本最高。世博园区三个主要场馆的太阳能发电系统都属于建筑一体化项目,其中,主题馆和中国馆由无锡尚德具体实施,世博中心则由航天机电负责。

航天机电总经理左跃告诉记者,不同于其他太阳能项目,世博馆太阳能项目在实施上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建筑与光伏组件的一体化融合,“既要美观,又要保证太阳能的转换效率”。

据悉,一般的地面项目或者小型屋顶项目都是采用标准化的太阳能电池板,组合起来就可以使用,但世博场馆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则更加繁琐。“比如一个屋面要分成七八个大区,每个大区还要划分成不同的小区。”左跃介绍说,“就像5号电池与7号电池不能混在一起一样,只有同功率、同朝向的太阳能电池板才能合并。”

左跃表示,世博中心太阳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把多种光伏技术结合应用。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004兆瓦,建成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近100万度,年二氧化碳减排910吨。

无锡尚德投资者关系部总监罗毅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的也是根据世博馆建筑要求专门设计和特制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主题馆的屋顶呈96个三角形分布。仅主题馆的安装总面积就达31104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屋面。

罗毅表示,如按上海标准的光照条件计算,主题馆与中国馆的年发电量可达284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000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

国内市场示范效应

对于世博园区太阳能项目实施的具体成本,航天机电和无锡尚德方面都表示不便透露。前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厂商的供货价格都比销往海外更便宜,“可能是为了带动国内市场做示范”。

“上游靠进口,下游靠出口”,这是我国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窘境。特别在市场销售方面,光伏组件企业销售绝大部分依靠国际市场。中国光伏企业总产量几乎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但内销比例普遍不足5%。

“2008年之前,国内几乎没有光伏项目应用。”罗毅告诉记者。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我国的光伏总安装量仅有40兆瓦,而当年仅尚德一家企业的年销量就达到了500兆瓦。

近两年国内市场才开始有所尝试。以尚德为例,除了两个50兆瓦级的地面电站项目,世博馆已是尚德实施的最大项目。“其他还有一些小型的屋顶项目,但所有参建面积加起来也只有91兆瓦。”罗毅介绍说。

赵欣侃认为,之前公众基本都不了解太阳能,甚至地方政府也不知道这些项目应该怎么做,“世博馆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的展示示范作用”。

“首先对以后太阳能在公共建筑的推广有好处。”赵欣侃说,国外在民用屋顶安装较多,中国的瓶颈在于私人楼宇较少,公寓楼多,不好协调。但他认为,大型公共建筑会是我国光伏市场发展的切入点。

“中国公共建筑的新建量大大超过欧洲国家。”赵欣侃表示,尤其在东部地区不便发展大型地面电站的条件下,类似世博馆的公共建筑能推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

罗毅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从海外来看,德国由于有上网电价屋顶项目比较多,西班牙电站项目占多数,“大型电站与公共建筑可能会是国内短期带动增长的突破口”。

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峰会上,中国给出了可再生能源和核电等新能源发电量在2020年占总发电量的15%的目标。这也给国内光伏企业发展在国内市场带来了机会。

尚德CEO施正荣就曾表示,“基于国内市场的振兴,我们计划在两至三年内将其内销比例由目前的5%提高到20%左右。”

上网定价政策期待

由于相对于传统火电而言,光伏发电的成本仍然过高,因此,光伏产业还需要国家补贴才能在国内开展应用。

“如果没有确定统一的上网定价,太阳能应用很难在国内大规模展开。”有光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世博园区的太阳能项目为例,采取的是“一事一议”的申报政策。

“目前所有太阳能项目都需要单独申请和招标,但申报的过程也很复杂。”上述人士告诉记者,首先要给发改委递交技术方案可行性报告,通过之后再立项,然后要申报上网电价的可行性报告,最终再批复上网电价。

但上网电价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决策。很多企业担心获批的上网电价太低,“同时觉得申报太麻烦,宁愿选择金太阳等一次性补贴方式,结果又造成一次性补贴的企业太多,往往申请了20个只能批下两三个。”该人士表示。

对此,赵欣侃认为,从整体用电的角度来看,选择上网电价并网其实是最经济的方式,多余的电量可以通过电网统一调节,不会造成浪费。

去年,国家开始酝酿统一的光伏上网电价标准,并一度传出敦煌10兆瓦电站项目1.09元/度的中标价会成为最终补贴价格的消息。但是近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由于光伏发电成本依然较高,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政策近期难以出台,将仍以光伏并网电站招标的形式,一批批地发展光伏。


赵欣侃告诉记者,以前由于产量低、原材料价格高,光伏发电成本确实很高,但近年来成本已经有显著下降,“三年前做一个工程网,一瓦成本在40元左右,这两年一瓦在25元左右。完全不计其他成本,按发电20年简单计算,一度电成本在1.2-1.3元”。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一个逐年递减的上网电价方案对拉动国内需求最有利。以江苏的地方补贴为例,2009年地面、屋顶及建筑一体化的光伏项目执行的上网电价分别为2.15、3.7、4.3元/度,至2011年下降至1.4、2.4、2.9元/度。

“希望国家能确定一个统一的上网定价作为最低标准。各个地方可以根据这个最低标准微调。”赵欣侃表示。

(编辑全球电池网)

上一篇: 汽车用锂电池也将从2011年开始逐渐替代镍氢电池 下一篇:  太阳能热水器主导市场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相关文章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