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企业新闻>正文
英国裁员、全球召回问题电池 富士通转型难!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日期:2009-12-17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富士通的问题更应当说是整个日企没落的缩影。想低价、时尚以迎合市场,却扭扭捏捏放不下“日本的IBM”这个花名,结果就是瞻前顾后,进退失据。

“傲慢与偏见”导致的“杯具与餐具”

关于这个问题,有个世界名著的题目可以借以做答案:傲慢与偏见。

自成立的那天起,日企就与家族与财阀带来的固守自封离不开联系。在封闭的专有系统时代,富士通和NEC等日企都能做到全球企业的高度。然而随着PC的出现,Windows这种标准化的产品的出现,标准化的通用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在这种开放的潮流与环境下,一些日企因为固守自己的封闭技术,没有及时跟上潮流而落后,曾经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和产品反而成为发展的制约,“日本企业有很多自己的技术并没有成为一个共同的行业标准,有与世界脱轨的感觉。”

而这又与日企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和管理思路有关。在日本的大企业中,担任总裁一层的公司高管的经理人一般是60多岁,个别公司的总裁甚至超过70岁,职位晋升论资排辈制度成为日企与员工之间的雇佣惯例,日本企业的严重老化,使其在投资战略制定上瞻前顾后,因保守而失去了创业初期敢于冒险的开拓精神。

日系生产商内部僵化的管理体制不能对市场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这是造成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水土难服”的一个主要因素,习惯了定制模式的日本生产商,难以适应国外市场的销售和推广方式。

富士通在其国外市场转型如此艰难,无疑和其营销体系有关。在产品开发方面,国外市场也只能在日本总部提供的机型中挑选,即便挖掘出了国外消费者的需求,确认可以进行产品化的,也必须拿到日本总部去研发。没有本土化的核心员工来推动企业在国外市场扎根,富士通想要拓宽国外笔记本市场本就无异是一场闹剧。

在低价、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想要在利润越来越薄的同时还保持销量,就必须推行“渠道为王”。而富士通还是采用传统的总代理制,对经销商控制力薄弱,这就不得不为渠道留下较大的利润空间,从而抬高了价格。随着低价甚至超低价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高价位产品必然曲高和寡,即便富士通能给经销商单台1千元左右的利润空间,但是一级城市一个门店旺季一个月只能卖40多台的销量还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销量不足就必须保证单台较高利润,而单台较高的利润必然会抬高价格,抬高价格会抑制销量,这是富士通价格低不下去的原因。

更可怕的是,向消费级市场转型的尝试没有能提升富士通的销量,却开始撬动了富士通的品牌形象。富士通不再是高端、品质、商务的象征,因为它不断推出亮丽却品质不高的产品成功地搅乱了高端人士、忠实用户对富士通的认识。在前头提及的郑先生的频繁送修事件时,“坏口碑”效应已经形成。消费者花了两万元买了台笔记本,半年内出现了3次故障,消费者就会对“产品形象”产生质疑。因为商务机的高价格已经包含了其售后服务的成本,甚至可以说高端品牌卖的就是服务。当工作过程中与顾客出现意见纠纷的时候,应抱着主动友好的态度与顾客沟通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搪塞,然而富士通却没有注意到这点。

产品档次降下来了,而价格却没能完全降下。虽然这并不完全是富士通坚持品牌价值的结果,可也与如今富士通的恶性循环有关。

想低价、时尚以迎合市场,却扭扭捏捏放不下“日本的IBM”这个花名,结果就是瞻前顾后,进退失据。

当中低端的低价笔记本、个人消费成为主流后,迟迟不能转型的富士通岌岌可危。这种大环境导致了富士通的整体利润下滑。

于是富士通以裁员方式压缩成本的做法便显得很容易理解。

可在裁员时,富士通的傲慢又出现了。在面对英国首次的IT业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时,富士通的发言人仍在宣称:“富士通对Unite工会采取罢工活动的决定感到失望,我们与选定的员工代表之间进行的有关养老基金改革问题的磋商仍在继续进行中。如果罢工活动如期进行,则富士通将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维持客户服务。”

Unite工会的联席秘书长德里克·辛普森(DerekSimpson)针锋相对:“虽然我们仍旧准备而且愿意在任何时间进行谈判,但富士通进一步的抵制立场使得工会成员不胜其烦。”

因为工会认为,根据富士通近日发布的7-9月财报显示,尽管其营业利润锐减42%,但仍然高于市场预期,公司维持全年度获利预估。而且该公司去年盈利2亿英镑(约合3.3亿美元),向股东分红了1.5亿英镑,两位董事还获得160万英镑离职补偿,这与富士通普通员工所受到的待遇差别悬殊。英国最大联合工会官员皮特·斯凯特表示仍然相信富士通是一家营利性很强企业,他希望富士通能够公正对待员工。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与市场不景气下,裁员并不是富士通一家所特有,即时是作为全球IT领头者的微软,也不止一次进行过裁员。然而包括微软在内的其他IT厂商,裁员之后并没有出现遭遇罢工的境地,更别说如此大的罢工潮。

很显然,富士通还在状况之外。

“杯具”与“餐具”是当下最流行的网络流行语,杯具谐音“悲剧”,餐具谐音的是“惨剧”,也许不算恰当,可却可以用来形容富士通。

2007年以来的富士通,上演了一场“杯具”,希望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富士通不会再演变为一场“餐具”。

(编辑:全球电池网)

上一篇: 比亚迪铁电池项目将龙岗量产 下一篇:  瑞士推出可充电锌氧电池 能量三倍于锂电池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