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 电池知识>学术期刊>正文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功能组分的设计
来源:万方数据 日期:2009-11-27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把分子设计理论引入电解液设计领域,利用化学计算方法建立电解液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这种内在联系进行定量化研究,设计新的电解液组分,并进行性能预测和筛选.依据这种方法,设计了一种电解液成膜添加剂.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添加剂可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电池经20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保持首次放电容量的90.6%;同时也表明利用化学计算进行电解液功能组分设计是可行的.
作 者: 谢晓华 陈立宝 高阳 孙伟 解晶莹 XIE Xiao-hua CHEN Li-bao GAO Yang SUN Wei XIE Jing-ying  
作者单位: 谢晓华,陈立宝,XIE Xiao-hua,CHEN Li-bao(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5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高阳,解晶莹,GAO Yang,XIE Jing-ying(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50)
孙伟,SUN Wei(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刊 名: 电池  ISTIC PKU
英文刊名: BATTERY BIMONTHLY 
年,卷(期): 2006 36(6) 
分类号: TM912.9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化学计算   成膜添加剂  
机标分类号: TM9 TU5 
机标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功能组分组分设计化学计算放电容量结构与性能成膜添加剂预测和筛选定量化研究电解液组分循环性能设计领域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分子实验 
  
参考文献(7条)
Abe K.Yoshitaka H.Kitakura T Additives-containing functional electrolytes for suppressing electrolyte decomposition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2004(26)
Abe K.Ushigoe Y.Yoshitaka H Functional electrolytes:novel type additives for cathode materials,providing high cycleability performance 2006(2)
谢晓华.解晶莹.孙伟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2006
Randic M On characterization of molecular branching 1975(23)
Kier L B.Hall H Molecular Connectivity in Chemistry and Drug Research 1976
Aurbach D.Gamolsky K.Markovsky B On the use of vinylene carbonate (VC) as an additive to electrolyte solutions for Li-ion batteries 2002(9)
Ota H.Sakata Y.Inoue A Analysis of vinylene carbonate derived SEI layers on graphite anode 2004(10)

原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c200606009.aspx

上一篇: 球形LiFePO4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下一篇:  加快大型号碱锰电池发展的探讨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